close

                           臺灣百年古廟--台北縣


@板橋大眾廟   台北縣板橋市西門街67號   創建於清同治9年  [1870]  距今138年  主供奉 大眾爺


大眾廟,通常是祭祀死於械鬥的亡魂,或是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
有些有應公廟、萬善同歸,也具有同樣的性質。
大眾廟也常常奉祀佛教或道教的神佛以超渡及安撫亡魂。
例如板橋大眾廟蓋接雲寺旁,有觀音佛祖庇祐;
新莊的大眾廟又叫做地藏庵,奉祀地藏王菩薩,就是最好的例子。

咸豐十年(1860年),建於接雲寺舊廟跡側,同治九年(1870年),移祀中正路北門橋畔.
光緒五年(1879年),移祀現址.因年久失修,破舊難堪,民國六十五年,
時值政府推行市區更新計畫,
乃發起募捐.並於同年配合馬路拓寬工程,再予重建。

廟規模極小,僅獨立一室,供奉漳泉械鬥時陣亡的漳人,主祀大眾爺,
從祀范,謝二將軍.每年七月三十日舉行普渡時,地方人士虔誠祭祀之情,頗具地域性質,倒也十分熱鬧。


@接雲寺   台北縣板橋市西門街10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240年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一百多年前,板橋並無觀音媽廟,故本地居民只好到中和柯子(科仔)崙石壁湖山,
山頂的慈雲巖去參拜,以當時的情況,交通既不便,且路途遙遠,山路又崎嶇難行。
當年板橋首富林家有鑑於此,遂於板橋臨時搭建了一座簡單的廟宇,
每年由慈雲巖恭請 觀世音菩薩至板橋兩三個月,以接受本地善男信女的膜拜,
後再起駕回鑾。

雍正年間創立的「慈雲巖」居高臨下,夜間可從艋舺的龍山寺,遠眺慈雲巖的燈火。
只因祂是漳州人的信仰中心,某些泉州人認為此寺地理會破壞風水,屢屢藉故進犯,
此寺也就因漳、泉械鬥而燬於祝融,幸好當時觀音媽被迎到板橋,因此得保安然無缺。

咸豐六年 (1856),眾信士為了萬全起見,
推舉林國芳將神像恭迎至板橋舊城西北隅處建廟供奉,
寺名「接雲寺」,乃指「承接慈雲巖香火」之意。
光緒四年(1878年)因林家建五落大厝,由於接雲寺地處計畫畛域內,
乃將其由原址遷移至舊城西南隅現址重建,歷九年工程,於光緒十三年(1887)始落成,
創寺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因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板橋的開發息息相關,
是鄉民們生活、信仰、祭祀的重心。


@長福巖    台北縣三峽鎮長福街1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240年  主供奉 清水祖師

三峽祖師廟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歷經三次重建。首次毀於大地震,
第二次乃因甲午戰敗,日軍登台,於三角湧戰役中付之一炬。戰後原地重建,
民國三十六年李梅樹教授主持第三次的重建工作。李教授將畢生所學極力奉獻,
力主建造一座融合中西傳統文化與寺廟建築的藝術殿堂。

三峽清水祖師廟,堂構輝煌,素以木石雕刻聞名世界,祖師廟建築為南方系統,
五門三殿式結構,以石為基,以木為頂樑,銅雕門神,浮雕壁飾,藻井雕花,石柱石堵,
皆為國寶級藝師精心製作,氣象宏偉,加以壁面及柱上對聯書畫是全台名家手筆,
工程之浩大與精緻,匠師們的嘔心瀝血,終使祖師廟成為台灣家喻戶曉,
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的雕刻博物館。


@宰樞廟   台北縣三峽鎮秀川街28號   創建於清乾隆31年  [1766] 距今242年 主供奉 玄天上帝

宰樞廟歷史悠久,供奉玄天上帝,沒有祖師廟的璀璨精緻,外觀顯得相當簡樸。
這座廟是當年來此拓墾的李氏大族所建。
廟前廣場,緊臨河岸,是昔日三角湧的舊碼頭,曾經商帆雲集,熱鬧喧囂,
如今則是寂寥冷清。

宰樞廟廟口前方是早年三峽溪可通舟楫時的船運碼頭,如今溪水清淺,
讓人難以想像當年人舟喧嚷的繁華景象。
宰樞廟旁的秀川街小巷,仍不少紅磚古厝,侷促在巷弄間,不少已半塌殘破。
大厝屋頂殘破,蔓草侵掩,落寞於巷道內。
 

@福安宮   台北縣三峽鎮民權街34號   創建於清乾隆初期  距今245年  主供奉 福德正神

建廟迄今已250年,修建時採用抗蟲耐腐的黑檀木,並結合傳統工藝;
屋頂剪粘以交趾陶施工,每片瓦楞皆以陶瓷碗剪裁拼貼,非常細緻。


@興隆宮  台北縣三峽鎮民權街50號    創建於清乾隆47年  [1782] 距今226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為三峽三大老廟之一,(興隆宮、福安宮、祖師廟)。
福安宮供奉土地公又毗鄰祖師廟,使三座廟宇形成三角地標,
也襯托出『三角湧』之寓意。

甲午戰爭,滿清政府訂下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日軍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進入三峽,不甘外來異族統治的三峽人,群起抗日,
三角湧聯甲局藉興隆宮成立義勇營以祖師廟為軍械庫和糧倉公推蘇力為統領,
挾擊日軍,日軍在屢攻不下,實施焦土戰術,入街即燒,三峽市街,盡付一炬,
火燒三日夜,興隆宮也難逃烽火災害,毀於兵役戰火之中。於1905年才加以重建。

興隆宮見證了三峽的繁榮、歷經八個朝代
(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明治、民國等,共八個朝代),
興隆宮供奉的主神天上聖母是由一群: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籍的先民,
於乾隆初業入臺墾荒,為求海域平安於福建浦田湄洲祖廟隨身恭請蒞臺。


@濟安宮   台北縣樹林市保安街1段32號  創建於清乾隆5年  [1740] 距今268年 主供奉 保生大帝

濟安宮,俗稱「大道公廟」,供奉的主神是醫神『保生大帝』。
歷經三次修建,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濟安宮原興建於潭底的大同山,
現今的潭底公園附近。
在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遷到現在的位置,民國55年(西元1966年)又整修。

相傳在1722年海山地區開始開拓時,有一戶養鴨的賴姓人家,
在鴨寮上用紅布寫著「保生大帝」四字,而免於鴨瘟。
村民便回 大陸家鄉〈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請保生大帝回來供奉。
有一天,地方大戶張必榮生病了,請管家到保生大帝面前祈求身體健康,
不久,病果然好了。
張必榮為了感謝保生大帝保佑自己和村民,就在1788年倡導興建濟安宮,
俗稱大道公廟或潭底廟。
後來,樹林地區的人越來越多,潭底廟顯的矮小;
交通又不便,因此,濟安宮在1923年遷到現在的位置。
 
保生大帝有很多別名,例如吳真人、大道公、吳真君、花轎公、忠顯侯、
英惠侯、大道真人、真人仙師、吳公真仙……等,
俗名吳本(音ㄊㄠ),字華基、號雲東,出生在宋朝西元979年農曆3月15日,
出生地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

吳本天資聰穎,讀了許多書,對於醫學方面更有深奧的見解。
傳說他17歲去崑崙山遊玩時,曾經遇見西王母,
西王母傳授他濟世救人的妙方及降妖伏魔的仙術
(也有傳說是他在睡夢中夢到西王母賜給他一本仙書,並且傳授他仙術,
而且他醒來之後手裡真的抱著一本關於醫學的書,真是神奇!)。
他終生以醫術濟世,有許多人因為羨慕而跟隨他學習醫術,
像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昭應靈王都是他的門生。

明成祖時,孝慈皇后罹患了乳疾,看遍了許多名醫,都沒有辦法治好。有一天,
一位道士自稱能治好皇后的病,不過因為男女授受不親,
道士提議把脈時可以在皇后的手腕上綁絲線,他在門外透過絲線診斷皇后的病情。
明成祖想試驗道士的功力,因此偷偷將絲線綁在竹子、床頭、貓腳、
皇后的玉環及貓腳上,
但紛紛被保生大帝識破,並醫好了皇后的病。
後來明成祖問了他的身份,道士告訴明成祖他是保生大帝,說完就乘著白鶴飛去。
明成祖為感念他治好皇后的病,原本要封賜爵位及財寶給保生大帝,
但是因為保生大帝不收,
因此就賜給他一頂七星帽,並且脫下自己身上的龍袍給保生大帝穿上,
保生大帝原本不肯,但是皇后命令侍衛用鎖將龍袍的衣領鎖住,
因此現在我們看到的保生大帝衣領上有鎖鏈,
而明成祖後來也封他為「昊天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宋仁宗年間(西元1032年),福建的漳州和泉州曾經發生旱災、瘧疾,
因為保生大帝調遣天兵神將運來米糧,才使漳州和泉州的居民能夠度過難關。
西元1036年時,5月2日中午,吳真人五十八歲了,因修練得道,乘著鶴升天了。
得道後的吳真人,時常顯靈救助民間百姓,還曾幫助明太祖在鄱陽大戰陳友諒,
因此被追封為「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他還曾在宋高宗南渡時用仙術指揮天兵天將幫助皇室抵擋金兵的攻擊,在臨安建都。
 

@樹德宮    台北縣樹林市博愛街33號   創建於清乾隆31年  [1766] 距今242年 主供奉 福德正神

樹德宮內奉祀的土地公是樹林市最資深的一尊 !
樹德宮是由張厝圳開鑿人張沛世於西元1766年創建的,當時廟宇簡陋,以土埆為之,
到了光緒29年(1903年)樹林地方已形成市街,稱風櫃店,於是由黃仙水、陳金石發起募款,
由張沛世後裔張豊順獻地150坪以磚瓦改建,光復後於民國40年(1951年)募款改建,
民國62年再修。
重修後的樹德宮,在歷經二十多年歲月之後,於民國86年因博愛街的擴寬工程,
廟內的金亭及走廊受到拆除,影響到廟宇的完整性,於是信徒們研議重建樹德宮一事,
於民國92年完工,致有今日之規模。


@慈佑宮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208號   創建於清康熙25年  [1686] 距今322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俗稱新莊媽祖廟,是新莊市最古老的寺廟;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
早年由大陸來台開墾的先民,須橫渡風浪險惡的台灣海峽,安全抵達這片土地後,
要適應此地新環境,又要防備原住民的攻擊,因此故鄉的神佛,
尤其是航海的守護神媽祖,
成為移民的精神寄託,自家鄉媽祖廟求來的香火,被視為護身符,
並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建廟加以膜拜。

慈祐宮的創建年代,有數種說法,依據連橫所著《台灣通史》:
「慈祐宮,在興直堡新莊街,康熙廿五年建,祀天上聖母。」
《台北廳志》也沿用這說法,加上新莊人口碑相傳的說法,
新莊人大都沿用康熙年間所建之說辭。

而余文儀的《續修台灣府志》記載,慈祐宮於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所建;
另外,陳培桂的《淡水廳志》則說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建;
又根據廟中所嵌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
則明確記載為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根據新莊人所傳說的,
慈祐宮於康熙廿五年(一六八六年)開闢之初,先建小廟加以崇祀。

隨著新莊平原的拓墾發展,移民愈來愈多,香火也日益鼎盛,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由福建運來石材磚瓦、杉木,
將過去奉祀媽祖的小廟,改建成相當規模的「天后宮」。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新莊街大火,天后宮亦受波及,於是發起重修,
重修工程直至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完成,也改稱為「慈祐宮」。

媽祖於宋代稱「靈惠妃」,元明時稱「天妃」,清康熙後稱「天后」,
為沿海各省信奉最為普遍的航海神,也是台澎居民主要崇祀的神。

根據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林清標編《敕封天后志》所傳,
媽祖俗名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九六0年)三月廿三日,
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九月九日羽化。
媽祖的父親名林愿,官居湄州都巡檢,母親王氏生有一男六女,媽祖排行最小。

媽祖從小聰穎過人,行事作為異於一般女子,喜好靜坐一室,焚香誦經禮佛;
個性樂善好施,勤於助人。由於出身海邊,熟諳水性,所以經常幫忙救助海上遇難船隻;
又因通曉天文氣象,能預報天氣變化,鄉人尊稱為「龍女」。
媽祖生前救人事蹟不少,當她羽化後,神蹟更傳遍各地,自北宋起即建廟祭祀,
屢受各朝敕加封號,成為神界賜封最多的神明。


@武聖廟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340號   創建於清乾隆25年  [1760]  主供奉  關帝聖君

俗稱「關帝廟」,是新莊另一座三級古蹟。
創建於乾隆廿五年(一七六0年),由汀州貢生胡焯猷於新庄米市所倡。
根據連雅堂的《台灣通史》記載:「新莊武聖廟,係在清乾隆廿五年,
由貢生胡焯猷在興直堡新莊倡建,祀漢壽亭侯關羽。」當時興直堡是台灣北部首闢大鎮,
新莊的米由苦力挑經米市巷到港口讓船運至大陸,造成新莊的繁榮發展,
武聖廟也在此時興建,也是當時淡北地區最大的武廟。

嘉慶二年(一七九八年)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張穆,
捐錫口庄(今松山)田地為廟內香祝的產業。
道光元年(一八二0年)新莊縣丞王承烈,
會同地方仕紳林平侯(為板橋林本源家之先代)等集資重修,
建為前殿、正殿及後殿。當時地方仕紳高玉峰,捐廟前的地做為香燈之資。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新莊發生漳泉械鬥,武聖廟也不能幸免於難,毀於大火之中。
從武聖廟被毀經九年之久,直到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新莊縣丞郭志緯,
首先捐助倡議重建武聖廟,並託地方仕紳高國瑞進行重修工程,
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才告成,並在後殿迴廊豎立「重修」及「置產」二木碑。
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武聖廟進行第三度的修建;還有民國六十八年進行過一次整修。
 

@地藏庵    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84號   創建於清乾隆22年  [1757]  主供奉 地藏王菩薩

地藏庵創建後,在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光緒年(一八七五年)、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
明治四十四年)及民國六十一年重修,近年又進行修建,前有康樂台及廣場,
其後闢建公園於民國86年(西元1997年)安座。 相傳最初僅奉祀文武大眾爺,
後來才供奉地藏王。

現在地藏庵崇奉地藏王菩薩,左右陪祀註生娘娘、境生公,右殿前廂配祀目蓮尊者,
中廂祀董大爺,後廂為福德正神,最後為功德廳,供奉對地藏庵的建立有功勞者;
左殿前廂配祀文武大眾爺,後廂為乩壇;二樓右廂祀奉三寶佛,左廂為觀世音菩薩。

地藏庵的大眾爺分文武,文大眾爺為貧病路倒的屍骨,武大眾爺為械鬥或死於戰爭的亡魂。
陪祀文判官謝將軍、武判官范將軍,香火鼎盛;北殿配祀目蓮尊者等十尊神像。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台北盆地發生閩粵械鬥,粵人敗走中壢,
在這次械鬥中陣亡的孤魂,全部奉祀於該庵的邊殿。
董府大老爺相傳為專供信徒詛咒發誓的神祇。  
 

@廣福宮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150號   創建於清乾隆45年  [1780]  主供奉 三山國王

國定第二級古蹟
三山國王廟,以「三山國王」為主神,屬廣東潮州籍人的守護神。
由於三山國王是當時潮屬九縣人民的福神,潮州人要移民到外地時,
往往都會帶著三山國王廟的「爐香」做為護身之用,等到安全抵達台灣,
直覺是「三山國王」的保佑,所以有能力時會想建廟供奉,
因此三山國王的信仰就在台灣各地傳佈開來。

廣福宮的興建,與潮洲移民在新莊平原開墾有密切關係。
其中劉氏家族的劉和林於康熙末年到台北任通事,並從事開墾,其子承傳、
承續與孫世昌繼其志業,
最大的貢獻是劉承續於乾隆廿六年(一廿六一年)起開鑿了「劉厝圳」
(後來的萬安陂大圳),
使旱田變水田,促進新莊的經濟。隨著潮州人經濟日漸發展,
使他們有能力興築一美侖美奐的廟宇,供奉他們的守護神─三山國王。

廣福宮建於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0年),根據《淡水廳志》記載:「國王廟:
一在新莊街,乾隆四十五年粵人捐建;一在貓裡街,道光元年劉蘭斯等捐建。
主祀三山國王廟,乃潮人所奉。三山者,即潮之明山、巾山、獨山也。」

自乾隆末年以降,台灣分類械鬥事件層出不窮。
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今苗栗中港溪一帶閩、粵械鬥,
十三年(一八三三年)桃園、苗栗銅鑼一帶也發生閩、粵互相殘殺事件,
隔年十四年(一八三四年)蔓延到八里坌、新莊,閩、粵遂展開長達六年的爭鬥,
直到廿年(一八四0年)中英鴉片戰爭,英艦進窺台灣,台北情勢轉急,
粵人遷移至中壢以南之後,閩、粵械鬥終止。粵人遷移後,台北漳、泉人仍拼鬥不已,
咸豐年間新莊陷入嚴重的械鬥中。隨粵人離去,三山國王廟的香火日衰,
廟更缺乏人看顧,
據聞曾於道光廿六年(一八四六年)修葺,但未發現文字記載。

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六月十六日因受附近民宅火災波及而燬,
一直無人整修,直到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才由新埔潮籍仕紳陳朝綱出面,
向潮籍人士募捐重建,這亦是我們現今所見的國王廟。
民國廿五年(昭和十一年)國王廟才再一次重修。

關於三山國王的身份,三山指的是獨山、明山與巾山,
隨代時有神三人出現於巾山,自稱受天所示,要掌管這三座山。
到了唐代元和十四年,韓愈被貶潮洲,遇上久雨不停,危害農稼收成,
韓愈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真靈驗。
宋代宋太宗征討中原,因三山國王顯聖宋軍大勝,
詔封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及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
「三山國王」本是自然神,但是一般信徒只求靈驗,並不會去研究虛實,
往往視「三山國王」為三「男神」,所以在後殿配祀「三山國王夫人」。


@文昌廟    台北縣新莊市碧江街20號   創建於清嘉慶18年  [1813]  主供奉 文昌帝君

新莊文昌帝君原本供奉於慈祐宮中做為配祀之神,
直到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才獨立建祠,
於民國七十四年時,同本市廣福宮、慈祐宮、武聖廟一起列為古蹟,文昌祠為三級古蹟。
當時清代淡水廳只有五間文昌祠:新竹、桃園、板橋、士林與新莊。

嘉慶十八年(一八三一年)艋舺縣丞曹汝霖倡修慈祐宮,重修完竣之後尚有餘款,
即在其右側興建文昌廟,將文昌帝君獨立奉祀。
文昌祠是曹汝霖捐建的,而且是當時淡水廳第二興建的,後來因原祠專作義墊之用,
面積過小,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由艋舺縣丞傅端銓及仕紳陳式璋等遷建於現址,
並與位於後側的義墊為鄰,使文昌祠更具意義。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遷至現址後,面積為原來的三倍多大,為兩殿、
直進一院的建築。
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暫借用為興直公學校,
直到光緒廿四年(明治卅一年、一八九八年)。
在台灣政權轉移到日本之初,仍維持義墊功能,進行漢文教育,
後因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才告停止。

文昌既是星名,亦為神明,民間一般稱文昌星、文昌神或文昌公。
有關文昌星的說法,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
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至於神名的說法,則是指文昌神梓潼帝君,
根據明史禮志記載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文為立廟,
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元加號為帝君,
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與靈應帝君,
掌管世間文運,所以讀書人皆祀之。文昌帝君有二名侍從,左執書者川天聾,
石執塵者為地啞,旨在曉諭世人凡事謙沖為懷,切莫鋒芒畢露。


@慈悲寺    台北縣新莊市壽山路32號   創建於清咸豐3年  [1853]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昔日新莊相傳常有械鬥,屍首遍野,新莊人因此興建慈悲寺來超渡亡魂。
據寺中保存的石刻香爐記載,慈悲寺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
但「台灣古蹟全集」一書則記載創於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
遊魂的資料來源就是多年之前購買的「台灣古蹟全集」。

慈悲寺原本為是土角厝,十分簡陋,民國十年,艋舺人士徐金圳自費翻修成一泥造寺廟;
民國三十九年,因樑柱腐朽,年久失修,幾近崩塌,地方人士發起翻造,
而成磚壁瓦頂寺廟。
慈悲寺地處新莊邊陲的丹鳳地區,為丹鳳地區唯一的信仰中心。


@先嗇宮   台北縣三重市五谷王北街177號   創建於清乾隆21年  [1756]  主供奉 神農大帝

八臘之祭所對象為八種農事神、古來每逢農事告成即祭八臘。
「先嗇」為八臘之首、即神農之神,「嗇」者農事也,
先嗇宮乃供奉農事先知先覺─神農大帝故名之,
另五穀王即上古時代的神農氏,被農、藥、商等行業奉為守護神,故又名「五穀先帝廟」。

先嗇宮現位於三重市五谷王北街,創建於清乾隆初期,迄今已240餘年,
是三重市最古老的廟宇。
起源自清乾隆廿年(西元1755年)新莊頭前地方供奉之神農大帝,
由於位在淡水河邊深受水患侵襲,
於是就遷移至三崁店,最後遷移到三重市的五穀王村,即今五谷王北街。

於道光三十年(庚戍年西曆1850年) 有人倡議重修,始有前後殿之觀瞻。
物換星移、日蝕雨淋,棟樑日見傾毀,於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
西元一九二五年)地方士紳林清敦邀集十四保之耆紳、保正商議,得神機指示、擴充規模,
改另基礎始於丙寅年春(民國十五年)迄丁卯年夏(民國十六年)完竣。
歷時一年餘完工,土木兩匠、爭麗鬥華、兩派匠師一為台灣本地的陳應彬、黃龜理,
一為唐山師邱文珍、吳海桐。雙方互相較藝,因此今日先嗇宮建築可見東、
西兩廂細部雕刻各有巧妙不同,也保留了當時知名藝匠的藝術作品。


@福佑宮   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200號   創建於清嘉慶元年  [1796]  主供奉 天上聖母

台灣早期的移民必須越過危險的烏水溝(台灣海峽),
「橫渡黑水溝」既象徵著對桃花源的追尋,也隱含著死生不知的恐懼。
台灣海峽常有不測風雲,運氣不好的便要葬身波濤,
因此大家上船前都先去媽祖廟前拜拜,
而若能順利抵台,事業有成之後就在台灣建媽祖廟謝恩還願,
媽祖就這樣成為台灣民間最普遍的信仰。
傳說媽祖常穿紅衣,在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而這位海上女神,
便是三百年間移民橫渡黑水溝祈求賜福的主要對象。

淡水河是清代移民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門戶,淡水成為北台灣貨物集散地,
在清代中葉福佑宮前緊臨碼頭,於是福佑宮成為淡水發展的起點。
「福佑宮」的地理位置是坐北朝南,前面緊臨淡水河,遠眺觀音山,後面倚著崎仔頂,
正是所謂「前有水為鏡,後有山為屏」的良好地理形勢。

「福佑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至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落成,
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興化、永定、漳州、
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滬尾港當時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台北盆地之登陸港,
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了當時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信仰是一致的。

「福佑宮」是淡水最老的廟,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
可以看出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
廟前的這一條「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
往東是為「公館口」,是因在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在今公館口興建了一座四合院,
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
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
 

@鄞山寺    台北縣淡水鎮鄧公路15號   創建於清道光3年  [1823]  主供奉 定光古佛

「鄞山寺」建於道光二年,至今已逾一百七十餘年,
淡水人俗稱「定光佛」其座落處也因而被訛為「鄧公里」,
不僅是相當具歷史文化價值之傳統建築,
也是台灣碩果僅存的前清會館之一。今日仍為淡水、三芝、和台北附近汀洲人所崇祀。

清中葉以後,有感於台北閩西汀州八縣客籍移民漸多,必須在渡台登岸處之滬尾港,
建廟奉祀汀州鄉梓神以凝聚鄉親,並為人單勢弱之汀州後進安排落腳之處,
以盡同鄉互助之情誼。
於是在滬尾街經商之羅可斌、羅可榮弟兄捐出土地,以張鳴岡為發起人,
向台北汀眾募款,於1823年動工,翌年落成,
由原鄉汀州武平縣嚴前迎來的八縣總鎮守「定光古佛」來淡水享人間煙火,
庇護汀眾,定名「鄞山寺」,並在寺旁建兩廂房做為汀眾「會館」。
爾後,羅氏兄弟及後世汀眾,陸續捐地開闢成田,用以做為祭祀經費。

定光佛為宋朝得道之高僧,汀州民眾為鄉梓守護神,其歷史按《福建通志》所載如下:
「自嚴,本姓鄭,泉州同安人,沙門家所稱定光佛是也。年十一出家,得佛法,
振錫於汀州獅子岩。
十七遊豫章,除蛟患,況徒梅州黃楊峽溪,流於數里之外。
乾德二年(964),隱於武平縣南岩,攝衣跌坐,大蟒猛虎蟠伏,鄉人神之,為構庵以居。
有虎傷牛;自嚴削木書偈,厥明虎斃……淳化五年(994)坐逝,年八十有二。
賜號定應。紹定中(1228-1233)寇圍州城,顯靈禦敵。州人列狀奏請,賜額曰『定光院』」。
除淡水之外,台灣僅有的另一座定光佛廟在彰化市。

此廟在道光二十三曾整修正殿,之後於1858年、1914年也做過修繕,
但大抵保有原建之貌,極為珍貴。
民國七十八年經公告為二級古蹟,1991年廟方再予以整修,五月六日開工,
歷時三年完成今貌。


龍山寺    台北縣淡水鎮中山路95巷21號   創建於清道光2年  [1822]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寺廟的起源,都是與居民的生活及歷史背景有密切關聯。
而台灣的龍山寺乃是由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台,故名龍山寺。
較著名的總共有五座,分別是淡水龍山寺、台北艋舺龍山寺、台南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現為三級古蹟。

龍山寺的信徒主要是泉州的晉江、惠安、及南安等俗稱「三邑」人士,
雖說觀音信仰為中國普遍信仰,但在泉州仍有強烈的地緣色彩,
也即是在台灣仍是以來自三邑人士較有可能建造「龍山寺」。
其中最早創建的是台南龍山寺 ( 雍正年間 )、其次是鳳山龍山寺(乾隆初年) 、
艋舺龍山寺(乾隆三年)、
鹿港龍山寺(乾隆五十一年)、最晚的是淡水龍山寺(咸豐八年)。
而淡水龍山寺位於淡水鎮中山路九十五巷二十二號,在淡水老市場內,
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媽祖和註生娘娘。
光緒十年(1884)爆發清法戰爭,相傳在戰爭期間觀音菩薩顯靈,保佑淡水居民平安無事,
事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頒賜「慈航普度」匾額感謝神恩。

傳統建築空間,往往面積越大,即表徵地位越具崇高性。淡水龍山寺正殿屋宇最高,
三川殿次高,最後為左右過水廊及近年所建的拜亭,從中顯示其最尊之空間地位。
淡水龍山寺,坐西朝東,是一座風格古樸造型簡潔的三開間兩殿兩廊式建築。
前殿正脊三段構成,正面裝修全用觀音山石材,光緒二年所立的龍柱,
龍首張口但左含珠、右不含,形成一特色。另一個較特別的是淡水龍山寺位於老市場內,
沿街面連幢住商混合「街屋」區,主要形成原因多因市街形成初期,
沿街面土地分割界限所造成的模式。

多呈前後進深長而面窄的情況,並兩側有鄰房緊臨,甚至成為共同壁。
寺的東面入口與南面清水街側壁,長久以來都已為固定攤販所據,
使原本路寬狹小的清水街,
成為攤販彙集的市場,而各攤位都各自設遮陽避雨蓬一路緊連相接,
使清水街猶如不見天日的「暗街仔」,雖對當地環境衛生造成部份影響,
但此種「暗街仔」特殊街道景象在台灣已不多見。

台灣這幾座龍山寺,平面格局不盡相同,材料亦有別,且與祖廟安海龍山寺也不同,
呈現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及不同地區背景影響,給予每一座寺廟獨特風貌。
然而不同風貌中,仍突顯泉州派匠師的共同特色,即木結構及斗拱技巧成熟,
用料較細,瓜筒較長。
另一個共同點,即是初建時都選擇在市街的邊緣或郊區,如台南龍山寺則在東門外,
艋舺龍山寺在新店頭街南郊,鹿港龍山寺在五福大街的南郊,
鳳山龍山寺則在面臨出東門的下橫街尾,
這些地理位置似乎反映屬於佛教的龍山寺,有性喜幽靜的傾向。
較為特殊的是位居鬧市之中的淡水龍山寺。
 

@開台天后宮   台北縣八里鄉渡船頭20號   創建於清乾隆25年  [1760]  主供奉 天上聖母

開台天后宮,本地人稱為「街仔媽」,街仔為渡船頭的舊名。
開台天后宮不但是八里坌已知最早的廟宇,在台北地區也是排前幾名的古剎。
據傳開台天后宮創立於1760(乾隆25)年陰曆四月十五日,
最早廟址大約在今日渡船碼頭東側,原來的「佘家孔雀蛤」餐廳所在地。

建廟的18世紀中後期,當時正是八里坌帆檣雲集、貨物吞吐、
船來人往熱鬧非凡的黃金年代,
天上聖母媽祖是航海者的守護神,建天后宮正充分反映了當時通商口岸的時代背景。

耆老們傳說,當時建媽祖廟的地點是靈穴,只要大門(三川殿正中央的中港門)一打開,
對岸的滬尾街就會發生火災。
後來,滬尾的居民不堪其擾,請地理師探查才瞭解原因。
滬尾人便以「八里坌渡船頭的設施不好,上船時腳會弄濕」為藉口,向八里坌人抱怨,
叫這邊要做個石階讓來往行旅不需涉水就能乘船,其實目的要破媽祖廟的風水。
果然,八里坌人花錢建妥石階後,好風水一破,就算媽祖廟大門一直開著,
滬尾也不會火災,媽祖也退神了,慢慢廟也倒了。

1852(咸豐2)年,本地鄉紳李源、陳欉等捐出觀音山山腰地、捐資準備重修天后宮,
可能因為地界不清,致土地遭到他人佔用,修廟工作延宕數年未決,
最後由汛防官李得隆、
文武口書楊彬山、保正林化育、總理王光彩等官民有力人士出面定界,
乃將廟址由渡船碼頭東側舊址遷建至山腰,即今日米倉崎加油站對面、第三公墓邊,
而於1860(咸豐10)年陰曆正月完成重建工作。


@安福宮   台北縣八里鄉中山路9號   創建於清嘉慶8年  [1803]  主供奉 李府將軍

安福宮是八里鄉埤子頭一帶的信仰中心,地方上稱之為「將軍爺廟」。
清代漢族移民自福建泉州渡海來台,奉請李府將軍爺金身祈求海上平安,
抵達埤仔頭開墾後即建廟奉祀之。
台北縣誌等史料記載其開山年代為1804(嘉慶8)年,惟並沒有相關歷史文物可以佐證。

廟在清代後期由鄉紳李穩田獻地建廟,起初名為「安福廟」,埤頭村一帶李姓族人眾多,
早年此廟信眾也以李姓為主。據說在日本時代,
將軍爺曾顯聖渡過淡水河到滬尾取藥以救治庄民,
廣大靈感、參拜信眾絡繹不絕,並曾分靈至宜蘭,在頭城建立李將軍廟。
後來因年久失修,廟體損壞,乃於1969(民國58)年由鄉紳張萬春等倡議修建,
並更名「安福宮」,
1983(民國72)年因台15線省道(今中山路)拓寬,在洪紅英等人士的推動下,
乃改建為今日的面貌。

主祀神李府將軍到底是何來歷?現在廟方以驍勇善戰的西漢李廣將軍為主神。
李廣曾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地的太守,以與匈奴作戰而著名,
被漢景帝封為上郡太守。
李廣精於騎術與射箭,百戰百勝,現今廟前左右各塑有馬童及戰馬,乃李廣將軍的坐騎。
但是比對之前的文獻史料,並沒有指出此廟主神李府將軍爺乃李廣的記錄,
李廣將軍顯然是於1983年重建後,今人附會借用的歷史人物。

李府將軍到底為何方神聖?比較合理的看法,就是「將軍爺」為次於王爺、
元帥的無祀鬼神,
是王爺系統的神明,也有可能是李氏族人當年唐山過台灣帶來的守護神。
可能為了符合我國宗教法規定:主祀神必須有歷史依據,才去假借李廣之名;
或只是單純地因信眾要提升主神的地位而借人頭掛名。
 

@西龍巖寺   台北縣八里鄉大掘湖   創建於清嘉慶10年  [1805]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西龍巖寺所在的大堀湖,從渡船頭沿北50線鄉道(渡船頭路)上山約3公里路程即可抵達。
由寒石洞的「洋人避難所」與西龍巖寺「開山於乾隆年間」等2個傳說,
據以推定漢人入墾定居此地的時間應可溯自荷蘭時期,
且大約在18世紀中葉便形成聚落,並創建守護村民的廟宇。

本地人慣稱西龍巖寺為「佛祖廟」,一說西龍巖寺開山於清乾隆年間,
其主祀神四丁觀音佛祖,與一般的白衣大士南海觀世音菩薩之法相並不相同。
文獻記載此廟開基於1805(嘉慶10)年,據當地耆老指出,原廟址在更高的山腰,
即寒石洞下方,現址為一幢加強磚造樓房處,後來因為腹地太小,乃向下遷建於今日廟址。
日本時代曾有一位廟公在廟裏開設私塾,教授漢文。

觀音菩薩是佛教中極重要的神明,又名觀音媽、觀世音菩薩。
據法華經普門品所載,觀音三十三現身,又化身不一,因此其造型樣貌各有差異,
據傳觀世音之父為妙莊王,母為寶德后,其姊為妙音、妙之,觀世音排老三,名為妙善,
為拯救天下蒼生而降世於東海菩陀落迦山,轉往中原普渡眾生。
清代台灣凡泉州人眾多的地方,大多建有龍山寺奉祀南海觀世音菩薩,
且多由泉州龍山寺分靈而來。
除了以觀音為主祀神的廟宇外,媽祖廟的後殿也必奉祀觀音,是不成文的成規。

西龍巖寺是觀音山北麓的古寺,歷經2次遷移廟址,另有據可考的修建則有4次,
西龍巖寺廟方集資鳩工,在舊廟西側新建一座2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廟,
並整理附近環境,
寬廣的廟庭則作為村民休閒場所。而舊廟也沒有完全拆除,拜亭與正殿仍然保留著。

舊廟外形十分素樸,幾乎與一般民宅沒有差別,
1951年整修的拜亭下有兩對1903年的花崗石柱,
正殿牆身乃是以此地開採的觀音山石,以頂順疊砌而成的,頗具特色。
舊廟前的「獅形岩」據說有靈性,廟方擔心小孩爬上爬下,便以鐵欄杆圍住這塊大石頭。
1991年建新廟時,工程單位打算遷移此岩,擲爻請示,獅形岩卻不應允,
所以還留在原地不動。

與舊廟相比,新廟當然富麗堂皇,高聳的前殿與鐘鼓樓,所用的龍柱、
石雕都從中國大陸訂製,
簷下繁複的假斗拱、色彩斑斕的鐘鼓樓欄干,氣勢萬千地睥睨著縮在一旁的舊廟。
然而,新廟卻少了那麼一點味道,少了歷史感與地方特色。


@濟得宮  台北縣汐止市中正路239號1樓   創建於清道光年間    主供奉 天上聖母

汐止「濟德宮」又名「媽祖廟」,廟地是汐止望族陳金蘭所獻,
廟建於清嘉慶年間,當時位置在今廟埕康樂台,
日據時期,日人霸佔廟地興建宿舍乃強迫濟德宮遷徙。
有一段時間移至秀峰山腳下,至台灣光復以後於民國35年重建始安定下來。
根據文獻濟德宮可能是汐止市現存最早的一座廟宇。
 

@大坪頂太平宮   台北縣新店市太平路43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主供奉 開漳聖王

唐玄宗開元四年下詔敕建忠烈祠于漳浦城郊西宸嶺上,並詔立“盛德世祀之坊“,
派地方官員,春秋二祭。
歷代帝王多有賜封,在宋徽宗政和三年追封陳元光為開漳主聖王,並賜廟額“威惠廟“。

由先賢八人,集資洋銀壹仟伍佰捌拾參圓陸角,向原住民墾主購得,闢建太平宮;
咸豐三年,大坪林之泉州移民襲擊,燒毀太平宮,奪走神像;昭和十二年,
日本當局推動皇民化運動,欲廢止台灣寺廟,改奉祀日本神祇,
王永柳先生乃聘日本人寺廟之師為住持,將太平宮易名為碧潭寺,
並迎觀世音佛祖來奉,太平宮方得以保存。

太平宮建宮至今,已近兩百年,雖經風霜,更見雄偉。漳泉械鬥,已成歷史,
族群融合,端賴我輩。
當初為士造,經過無數次改建,使今日的太平宮非常雄偉壯觀。
建築形式是採南方廟宇的建築,雕刻非常精美細緻,古色古香。
緊偎碧潭大坪頂山坡上的太平宮,是新店最古老的廟宇,
也是台灣百來座奉祀開漳聖王的廟宇中,頗具規模和代表性的一座。


@岐山巖   台北縣新店市屈尺路32號   創建於清道光2年  [1822]  主供奉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爺俗稱烏面祖師公,是福建安溪的鄉土信仰。
咸豐年間安溪移民沿新店溪上溯,進入洪荒未闢的屈尺盆地,
面臨勇悍的泰雅原住民生存威脅,
將其隨身攜帶的清水祖師香信置案供奉,以求平安。
至同治元年倡議建廟,並自艋舺(萬華)清水祖師廟分靈。大正十二年(1923)擴建時,
祖師顯靈賜名「屈尺岐山巖清水祖師廟」。
後來並經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九十二年完成前殿及山門的改建工程。

建築格式屬於有山門廣場的二進廟宇建築,左右並有鐘鼓樓,型制完整。
廟前約兩百公尺處仍遺留有早年抵抗原住民的槍銃屋遺跡。
當年建廟完成後,泰雅族屢次來攻,都被屈尺莊民兵擊退,
原住民遂憤而在供桌上砍上數刀,始揚長而去。
如今桌子依然留存繼續使用,其上的刀痕正是早期移墾開發漢原衝突的一頁鮮明印記。
 

@養源堂   台北縣新店市屈尺康雅路1號   創建於清光緒18年  [1892]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齋教」一詞在臺灣歷史文獻中,意謂著以在家持齋修行為特色的三個民間教派,
亦即龍華教、金幢教、先天道。清代這三個教派各自流傳於臺灣;
日治初期,一些調查者則以「持齋宗」稱呼此三教派,至舊慣調查報告書,
方正式以「齋教」統稱之。
日大正8年(1919),總督府編修官丸井圭治郎編纂《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
也繼續沿用此一稱呼。

日治時期,「齋教」多稱為「在家佛教」,這是因為「齋教」是在家持齋奉佛,
以俗人身分維持佛教,也就是說,教徒只需長期吃齋即可,不必剃髮出家、放棄職業,
可以結婚生子,過著世俗的生活,藉著空閒時修身養性,即可和出家僧侶一樣。

「臺灣佛教龍華會」是臺灣全島齋教徒首次聯合成立的組織。關於它的成立時間,
是在大正9年(1920)。
兩年後,該會正式經當時總督府批准許可。而根據該會趣旨,其宣示的重點有二:
第一點:明白宣示學習日本佛教,斬斷與中國本山的關係,來淨化宗風,
建立自己的本山。
這個宣示,反應齋教徒主動配合形勢,積極日化。
第二點:積極從事社會事業。對此,該會設立「免囚保護所」及感化院,
作為其教化社會的首要工作。

屈尺養源堂為齋教龍華派信徒之祭拜聚會寺堂,
信徒多來自青潭庄、大坪林庄、板橋、萬華及臺北大稻埕等地,尤其以大稻埕信徒最多。
該堂位於本市康雅崙路口,創建於約清道光5年(1825);
但因地處偏遠,交通不易,以致香火日減,年久失修。
直至民國41年(1952),因舊堂部分傾倒,所以背山重建成現今二樓廟宇形式。
而舊址於民國66年(1977)改建,就是現在的功德堂。
改建前,所供奉的鎮山老祖為白浴佛與木雕釋迦牟尼佛,
重建後新堂正殿主祀為黑面「北極玄天真武上帝」。


@保福宮   台北縣永和市仁愛路148巷1號   創建於清光緒8年  [1882]  主供奉 保生大帝

草創於清道光年間,此宮位於仁愛路下溪里,居臺北盆地東南方,
由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俗稱大道公廟〉分靈而來,主祀保生大帝吳本,從祀福德 正神,
因往臺北參拜大帝,路途遙遠,須經新店溪,當時尚無中正橋,靠渡船來往,
每逢颱風大雨,洪水肆虐,行程斷絕,帶來極大困擾,故先民初擇址,
彼時稱之 「輪寮腳」,即現址後方三百公尺處。

當時 村內人口尚稀,不足百戶,經濟薄弱,無力隆建,只把竹草當建材,興建草茅之廟,
略砌神社一間,終告落成,供庄民祈福膜拜。爾後歷經颱風洪水沖毀、虫蟻損 傷,
數度倒塌重建。
經信民林光成、孫進、許九等重整神厝,為第一次改建;
斯久廟貌陋舊,賴信民曾萬成贈地及林光成奔走,於同治十二年竣工,為第二次改建;
宣統三年,廟遭颱風吹毀,至民國五年由林火盛、陳坤源等人鳩資重建,為第三次改建;
民國四十七年,信民林望、洪寶樹提議重整,至六十年始成今日廟觀。


@霹靂宮   台北縣中和市永和路514號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     主供奉 五雷元帥

霹靂宮建於清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為現存中和市最古老的廟宇。
直到乾隆年間(1766至1767)才予以擴建,該廟供奉舍人尊公、
五雷元帥、太子爺、陳靖姑、齊天大聖、包公等神祇。

相傳是中和地區最早創建的廟,清康熙年間初期開發此地的福建漳,
泉移民拓荒時建了此廟。
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初建時,規模很小,乾隆年間信徒曾予以擴建。
 該廟位於新店溪畔,正處於交通要道,且廟內供奉之五雷元神,為庇護耕種、豐收之神,
因此霹靂宮的信徒眾多,以中和、板橋一帶居多,
迄今廟內仍留有石碑,記載該廟初創以來的歷史。


@福和宮    台北縣中和市廟美街6號   創建於清乾隆31年  [1706]  主供奉 神農大帝

福和宮建物面積319坪。福和宮創建於清乾隆31年(1766),至今已有233年的歷史。
主祀神農大帝,因為當初台灣人民大都從事農耕,只要每逢播種、收割等季節,
農民都會前來祈求風調雨順、收成豐碩,是農業社會中很重要的民間信仰。
如今台灣雖然早已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
但信眾仍會前來向管理醫藥五穀的神農大帝祈求身體安康。
此外,福和宮也在去年開始供奉五路財神,讓民眾可以祈求事業順利。

福和宮除了供奉屬於道教的神農大帝與五路財神外,還可發現釋迦牟尼佛也端坐其中,
由此看出部分民間信仰經過多年來的轉變,佛道早已融為一家了。
該宮最初稱為五穀先帝廟,當時福和宮為一土造平房,規模不大,
位於廟仔尾(今廟美街57號),民國14年(大正14年,1925)首次改建,
土地由黃文慶及黃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即現址,
改建工程則由陳應彬(彬師)與其子陳以元(阿趖師)父子擔任。
重建後,改稱福和禪寺。

台灣光復後,信徒再度集資重建,由於重建工程浩大,
由中和士紳俞英、林梅清、江讚慶、何清風、游道、范啟賜等人,
以及板橋劉嘉輝、劉蘭亭父子合作進行,改建後易名福和宮,廟庭廣大,
雕簷畫棟,莊嚴秀麗。
 

@廣濟宮   台北縣中和市中和路21號   創建於清嘉慶16年  [1811]  主供奉 開漳聖王

建物面積161坪。
建於乾隆年間(約1757),主祀開漳聖王,副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文昌帝君、
註生娘娘等。
於清嘉慶16年(1811)5月及清光緒6年(1880)重修過,民國54年(1965)重修內部,
民國76年整修過屋頂,成為目前現況。
廣濟宮內約五尊媽祖、分別雕自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溪北天興宮、
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因此每年農曆12月6日必須啟程返回五地進香,
至次年1月25日至26日方始移駕回宮,此為廣濟宮一大特色。


@大墓公   台北縣土城市忠義路371之1號  創建於清乾隆54年  [1789]  主供奉 有應公

義塚大墓公有著一個大黑狗的地標座,彷彿守護神般守護著這座墓公。
清乾隆51年間,天地會林爽文號召反清復明,
在擺接﹝今土城、中和、板橋一帶﹞與官兵交戰後橫屍遍野;
朝廷以為亂黨,便任由曝屍不予理會,
但朝廷卻不知道其中有許多是義民來協助官兵遭滅亡。
於是鄉民便將這些義民的殘骸收埋於這個「黑狗糯米糰穴」,稱為「古村義民公」。

之後經由上奏實情,朝廷賜頒「義塚」之名,改其稱為「義塚大墓公」。
其聳立的黑狗塑像就是象徵其精神,
每年輪流由土城、中和、板橋主辦盛大的中元普渡儀式。
如今的樣貌為民國76年間所整建,為重簷歇山頂的水泥建築;
總面積約半公頃,除了墓地與停車場之外,其餘則規劃成公園綠地,
並設座涼亭供民眾休憩,讓民眾可以漫步於中,觀賞黑狗坐臥地形之趣。


@頂泰山巖  台北縣泰山鄉應化街26號   創建於清乾隆57年  [1792]  主供奉 顯應祖師

清乾隆十九元年(西元一七五四年)創建頂泰山巖,奉祀顯應祖師。
清乾隆十九年由李序彥、李序原等捐建,名叫福山巖。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
漳泉械鬥,廟被漳人所焚。旋由李符記邀集七股人捐資改建,更名泰山巖。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重修,民國二十一年重建,民國六十一年再重修。
此廟係由台灣北部名匠陳應彬所設計修建,為本省尚存少數木造之寺廟。

頂泰山巖位於林口台地,自然景觀優美,有條瓊仔湖登山步道連接,
在福德宮附近建有聊望台,
可遠眺新莊、泰山、五股、大台北,甚至陽明山皆一覽無遺,有如君臨天下的視野,
更有「登泰山而曉天下」的氣勢。
頂泰山巖〈三級古蹟〉是泰山鄉得名的由來,主祀顯應祖師黃惠勝,
原為李氏族人先祖由福建省泉州安溪之澎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遊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