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古廟--台北市
 

                                   台北市

錫口慈佑宮  台北市八德路4段761號   創建於清乾隆22年  [1757]  距今251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慈佑宮在西元一七五三年建立,一七五七年完成,是松山地區發展的起源地。
松山從前叫做錫口,所以松山慈佑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佑宮」。

在右廂奉祀的是慈祥和藹的土地公,旁祀五營旗和虎爺。五營旗是廣泛代表各方神明;
虎爺則是神明下凡時的護送的腳力,因為還帶有獸性,所以由土地公看護。

左廂奉祀的是註生娘娘,一般的註生娘娘都會配祀十二婆祖,
可是慈佑宮中,卻配祀了十三位,多出的一位是杜玉娘,她是一位產婆(助產士),
幫人接生時,從來都不收取費用,所以錫口居民感懷她的義行,和十二婆祖一起接受香火祭祀。


寶藏巖    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196巷29號   創建於清康熙41年  [1702]  距今306年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俗稱觀音亭的寶藏巖寺市定古蹟。


碧山巖    台北市內湖碧山里碧山路24號   創建於清嘉慶16年  [1811]  距今197年 主供奉 開漳聖王

碧山巖又碧山寺及開漳聖王廟,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忠勇山腰上,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大的聖王公祖廟。

除了建築雄偉壯麗,廟內雕刻亦十分講究。
所有的木雕及石雕作品皆在廟內完成,雕刻師父必須在山上製作每件作品,
以免雕像在搬運過程中有所毀損,周圍有桃園三結義、岳母精忠 報國刺字、慈母園等石像。


石泉巖   台北市臥龍街431巷50號   創建於清道光24年  [1844]  距今164年 主供奉 清水祖師

位於台北信義區的小型傳統建築廟宇。


龍山寺   台北市廣州街211號   創建於清乾隆3年  [1738] 距今270年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艋舺,又稱文甲,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
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雍正初年(1723),
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
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
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早年漢人前來台北部墾植,乃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
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時日一久,為求心靈更安定,清乾隆三年(1738),
三邑人士乃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恭請家鄉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此奉祀,
是以龍山寺不僅為居民之信仰中心,更與其生活有密不可分關係,
舉凡居民議事、訴訟、和解等均祈求神靈公斷,莫不信服,光緒十年(1884),
中法戰爭發生,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居民組織成義軍,即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
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帝賜「慈暉遠蔭」匾額乙面,其威信為官方所認可,
實已非僅止於宗教信上崇拜之意義。
 

艋舺祖師廟  台北市康定路81號   創建於清乾隆55年  [1790]  距今210年  主供奉 清水祖師

艋舺清水巖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俗稱祖師廟,
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市的三大廟門,為第三級古蹟,
清水祖師傳說甚多,又稱麻章上人、烏面祖師、清水真人、落鼻祖師、蓬萊祖師和昭應大師;
清水祖師傳說誕生於宋朝福建永春縣,俗姓陳名應也名昭,施醫濟藥、為民祈雨救旱,
鄉民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恩,在清水祖師所居住的蓬萊山石室建精舍,名為清水巖,
成為安溪地方的守護神;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清水祖師便會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建於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87年),
55年(西元1790年)落成是福建安溪的移民從原籍的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
早期台北盆地的周圍田地,大多都是安溪移民所開墾,清水祖師乃是安溪人的守護神;
在清朝中法戰爭中,由於淡水戰況危急,傳說民間的百姓就是恭迎清水祖師前去助陣,
台北才得以保住;在嘉慶22年、同治6年均曾重修;日治時代艋舺清水巖曾充當學校,
後來也設立州立二中,為現今成功中學前身,至後來由於民生凋蔽廟貌殘破,
至民國47年信眾聚資整修,恢復了往日的丰采。


啟天宮  台北市廣州街253巷27號   創建於清乾隆51年  [1786] 距今222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啟天宮位於廣州街的小巷子裡,傳說這尊媽祖被大陸運送木材的船員運送到台灣後,
就不願再離去,所以就被大家供奉在「料館」中,而「料館」指的就是木制材料的鋸木廠。
雖然這座廟宇不大,但因為歷史悠久,香火十分鼎盛!


晉德宮   台北市康定路11.13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220年 主供奉 輔順將軍

晉德宮 (將軍廟) 面積:建築基地面積約四十坪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修建於清同治年間,現有的殿宇係民國十年所重建
主祀:助順將軍。
配祀:福德正神和謝范二將軍,並寄祀有田都元帥一尊。。
助順將軍是明季忠臣黃石齋,昔日泉屬黃姓住民等,
為避免滿清當局的忌視,所以才以助順將軍之名來建廟。
正殿內保存有清同治年間所獻的對聯,極具歷史價值。


地藏王廟   台北市西昌街245號   創建於清道光8年  [1828] 距今180年 主供奉 地藏王菩薩

艋舺地藏庵,又稱地藏王廟,主祀地藏王。
廟建於清乾隆25年(西元1760 年),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原為民間私有財產,
日據時期免於被日人收管,乃將管理權移轉龍山寺。
廟僅一殿,供奉地藏王,左右兩側配祀范、謝兩將軍。廟內木雕多,深具古趣。
供桌為光緒二十五年之古拙香爐,另主神神位上之「地藏王廟」匾額,為光緒八年所設立。
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風格,建築結構簡潔,雕飾有樸拙之風,
廟旁有大眾廟一座,亦為乾隆二十五年所建,兩廟歷史有密切關係。
每年7月30日地藏王菩薩生日,必定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


福德廟   台北市西昌街119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220年  主供奉  福德正神


青山宮   台北市貴陽街2段218號   創建於清咸豐6年  [1856] 距今152年 主供奉 靈安尊王

現在被列為台灣第三級古蹟的青山宮,在西元一八五四年建立,供奉靈安尊王,又稱為青山王。
相傳惠安漁民把靈安尊王從大陸請來時,當神像經過舊街(今天的西園路),
突然抬不動。經過擲筊問神後,才知道靈安尊王要住在此地,所以信徒就在舊街建廟。
剛好那時候正流行瘟疫,不過只要向靈安尊王祈求,就能平安健康,因此信徒愈來愈多,
並共同籌款蓋新廟,也就是現在的青山宮。

青山宮裡還有謝必安、范無救兩位將軍神像,據說在當時,到了晚上,
就可聽見兩位將軍拿著鐵練在廟裡和路上響起,或看見他們在路上巡邏,所以附近很少有小偷。

農曆十月二十二日(1998.12.10、1999.11.29)是青山王的祭典。
當天境內各廟宇也都會出來一起慶賀,非常熱鬧,是艋舺最具特色的節慶大拜拜。


劍潭古寺  台北市北安路805巷6號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  距今280年  主供奉 觀世音菩薩

整建於台灣鄭氏王朝,原位於劍潭。古寺初建於劍潭北岸、劍潭山南麓,背山面水,風景清幽。
因日治時期興建台灣神社及日本皇族至台灣參拜台灣神社時所走的道路,
於1937年遷移整建至大直往劍南山北安路巷內,入廟前有一牌樓,
青綠色的瓦頂下寫著「劍潭古寺」四字,寺旁有一埤林園,園內保留著劍潭古寺舊有的廟柱及石碑,
劍潭古寺因為極具歷史保存價值,特由台北市政府宣佈為市定歷史建築。
2008.5.18拍攝劍潭古寺,該廟宇並重修 完成, 呈現出金碧輝煌,雖外觀已失去原有古味。
劍潭古寺價值不凡,現存舊作殘跡,現有重要木構造和石刻,古文物、佛像亦深具特色,
仍留存不少當年的匠師力作,成為歷史見證。


神農宮  台北市士林前街74號  創建於清康熙48年  [1709] 距今299年 主供奉 神農大帝

神農宮為士林老街的發源之地,原名為芝蘭廟,前名為福德祠,
係建始於康熙48年至61年即民國前203年至190年間因無正確之建立年代記載。
其原始由庄民集資興建福德祠下樹林埔中,為奉祀福德正神故廟名亦為福德祠。
原始興建迄近已近300年之淵源,而由乾隆6年算亦有260餘年之歷吏。


芝山岩惠濟宮   台北市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220年  主供奉 開漳聖王

乾隆17年(西元1752年)12月5日開工興建,乾隆29年(西元1764年)4月竣工。
南向二廟,東畔崇祀觀音佛祖,以「芝山巖」為寺名;西畔崇祀開漳聖王,以「惠濟宮」為名。
道光5年(西元1825年)二廟毀於風雨狂肆,由當時的首事(主任委員)何宗泮倡重修,費用由庄內各戶籌資修建。
同治10年(西元1871年)二廟傾頹,士紳董事潘永清推動將二廟合一。將廟翻修「蓋層樓」,
上奉開漳聖王,一樓奉觀音佛祖,費用由庄內田租抽收募集。

光緒14年惠濟宮毀於火焚。光緒16年(西元1890年)由林有仁、潘盛清出面,
向村民收田租、香火錢再度修廟,改為「二進式」廟宇建築。
前進祀開漳聖王,後進上祀文昌帝君( 原在同歸所旁),下祀觀音佛祖,成為今日惠濟宮型態之雛形。


士林慈誠宮  台北市士林大南路88號  創建於清嘉慶元年  [1796] 距今212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原址在今士林美國學校附近。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由善信潘永清、潘盛清等,遷建於八芝蘭新街,為該街守護神。
民國16年重建,左右兩邊由兩派匠師分別承建,因此雕琢作風有異,正殿內仍有精美的交趾陶,
皆其重要特色。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前身為清嘉慶元年(1796年)業主何錦堂獻地 所建的廟,當時稱為天后宮。
咸豐九年(1859年),發生漳、泉械鬥,芝蘭街被 焚毀,天后宮亦付之一炬。
舊街慘遭焚毀後,縉紳潘永清力主遷地另建新街,得 到大多數街民的贊同,
於是選擇在下樹林處建設新街,即今日的士林新街。同時 在街區中央規劃為廟址,即現今慈諴宮所在地。


慈生宮  台北市立處街321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    主供奉 神農大帝

建於明朝永曆二三年,(民國前二四三年),由福建省同安、漳州兩縣籍居民合力創建,
其年代之久與關渡宮並稱。北投區慈生宮歷史,早在昔時官式文獻便已有詳實記載,
依據台北縣誌所載:慈生宮為淡北寺廟之始,明末,福建同安、漳州兩縣先民移民至淡北地區,
後來漸漸擴展到唭哩岸。相傳先民來臺拓墾,地域觀念強,漢番時起爭端,
祀奉神農可減少械鬥與紛爭、保佑五榖豐收而建廟,歷經六次改建才有今天的規模,
此廟之存在可證明唭哩岸地方是以往淡北一帶最早的農業發祥地。


關渡宮  台北市大度路3段301巷214號   創建於清康熙51年  [1712] 距今296年 主供奉 天上聖母

清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由開山石興和尚自福建奉請聖母來台,
清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淡水通事賴科鳩眾建?天妃廟?。
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諸羅知縣周鐘瑄易茅以瓦並顏其廟曰?靈山?,
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靈山廟?,移建山麓。

乾隆壬寅年(一七八二)第三次整修,道光三年(一八二三)第四次整修,
光緒丁酉年(明治 三十年一八九七)第五次重修並遷建現址。
自石興和尚奉請聖母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年,亦是台灣北部最早聖母祖廟。


霞海城隍廟   台北市迪化街1段61號  創建於清咸豐9年  [1859] 距今149年 主供奉 城隍爺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
也是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道教信仰中的城隍是兼管陰陽的神祇,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
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和移送之職。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

臺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
台灣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該階級封號皆沿習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所敕封頒定。
該敕封稱省都府城隍為「威靈公」,州城隍為「綏靖侯」,縣城隍為「顯佑伯」,
其行使的職權限於各管轄區域之內。
也就是說,台灣城隍中,掌管全國的稱「都城隍」,掌管省的稱「省城隍」(例如台灣省城隍廟),
掌管府的稱「府城隍」(台灣府城隍廟),掌管一縣的稱「縣城隍」(杭州吳山城隍閣)。

大稻埕霞海城隍屬民間自行奉祀的城隍,並非欽定官祀,因此其廟名中既沒有管轄省縣市地名,
其城隍也沒敕封尊稱,這是與其他城隍廟比較不相同的。

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的分類械鬥頂下郊拼。衝突中,含蓋著晉江,惠安,
南安這三個縣的泉州三邑居民聯手攻擊同安人。因而落敗的同安人,
不得不放棄艋舺居住地遷移至大稻埕避禍。當時從動亂中僥倖保存的城隍神像,
於遷徙大稻埕後仍祭祀於陳家。
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開始籌建城隍廟。經林佑藻、陳浩然與蘇斐然等人的資助,
1859年3月18日座落於南街(今迪化街一段現廟址)上的城隍廟正式完工。
該廟因南街街道狹窄因素,廟埕與廟殿均十分擁擠。不含前方廟埕,該廟僅只有46坪大小。

此間非官祀的城隍小廟,
因為其主祀城隍神像來自原本是中國泉州同安縣霞城(下店鄉)海邊的臨海門廟,
因此廟名定為霞海。
另外,在祭祀神祇方面,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除了供奉從同安縣霞城過來的城隍神像外,
也如其他城隍廟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等等。
廟側殿旁祀於1853年分類械鬥中喪生的38位同安鄉壯丁,並以義勇公稱呼之。


保安宮  台北市哈密街61號  創建於清嘉慶10年  [1805] 距今203年 主供奉 保生大帝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
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
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
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
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保安宮最初是由當時四大姓合力集資而成,而由王姓族人捐出土地蓋廟,並獲陳、張、蔡姓等大姓的支持。
而這些大姓與四十四坎的商號也多有關連。
在發展上,保安宮的祭祀範圍在一、二、三堡的部份地區:
一堡:大龍峒、滬尾、北投。二堡:和尚州、三重埔、新庄。三堡:大稻埕。

保安宮興建的年代,《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是在嘉慶十年(1805)捐建,道光十年(1830)告成。
《台北保安宮專誌》所提到的是乾隆七年(1742)時有泉州同安移民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火來台。
而起初是以木造所架設的簡陋廟宇,後來因神威顯赫,
居民感念而於乾隆二十年(1755)起擴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竣工。
另外,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1804),這是比《淡水廳志》所記載的更早;
又三邑人與同安人在台北盆地內的對立過程中,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在艋舺建龍山寺,
同安人在大龍峒建保安宮以壯聲勢抗之。因此,保安宮創建年代是要比文獻記載的更早數年。


景美集應廟  台北市萬慶街38號  創建於清同治6年  [1867]  距今141年  主供奉 保儀尊王

景美集應廟創建於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供奉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人的保護神,
保儀尊王張巡和保儀大夫許遠,在四百年前,安溪人移民來台北,因為大部分都是茶農,
所以選擇了文山這個廟溼的山丘地來種茶,同時帶來他們的鄉土保護神,
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等神明。

那時候的安溪人主要是高、張、林三大姓,隨著時間的進展,人口逐漸增加,
開墾的土地從景美一直拓展到木柵、深坑、石碇……,當然供奉安溪鄉土神明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此就將集應廟拓展成三座,分別是現在景美市場內的高氏集應廟,
武功國小附近的林氏集應廟,及木柵國中對面的張氏集應廟。
另外還有深坑廟口的集順廟也是供奉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從這裡可以看到安溪人在文山發展的狀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魂 的頭像
    遊魂

    遊魂的窩

    遊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