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百年古廟--新竹縣市

 

@長和宮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創建於清乾隆7年(1742)  主祀  天上聖母

清乾隆年間,當時竹塹地區,台閩之間的貿易通航大多利用北門外的河港-竹塹港,
由於舟楫往來頻繁,商業盛極一時,於是船商們就組成「船頭行會」
(由三十三單位船頭組成,會中又分為老、中、新三個分會)亦即「水郊會」以達到相互輔助之效。

竹塹水郊會鑑於重洋險阻,於是鳩合眾船商之力,特自福建湄洲媽祖廟恭請媽祖金身隨航護佑,
返抵台灣後於乾隆七年在北門外建一座廟宇,之後許多郊商便在長和宮為議事地點,
所以取名長和宮是有船頭行長久合作,和平共處的意思。

1819年重修,長和宮是桃竹苗等地區最悠久的媽祖廟、也是三級古蹟,
主祀的天上聖母是軟身神像、戴真人頭髮,
史載媽祖林默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仙遊羽化,得年二十八歲。
當前由湄洲祖廟一直保存著林默娘升天成仙後所遺留的一束頭髮,肉身則火化,
後來為了信眾分靈需要而分成三份,而分別製作成三尊軟身神像,
大媽在湄洲祖廟朝天閣正殿、毀已於文化大革命期間,二媽流向南洋、不知去向,
三媽則為長和宮的軟身真髮媽祖,所以長和宮所祭祀的媽祖又稱「湄洲祖廟正三媽」。

新竹的天后宮分內媽與外媽,長和宮是外媽祖宮。

 

@ 都城隍廟  新竹市中山路75號 創建於清乾隆13年(1748) 主祀  城隍

乾隆12年,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曾曰瑛決意將淡水廳治設在竹塹開始建城隍廟,
當時稱「廳城隍(縣城隍等級),顯佑伯」,光緒元年(1875年)臺北升格為臺北府,
府治仍用原新竹淡水廳署,新竹城隍遂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
。而臺北府府城直到光緒四年(1878年)遷至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

光緒17年(1891年),清廷因張天師星象卦算,推測出將發生大災難,後經新竹名人林占梅、
林汝梅兄弟推舉,決定以新竹城隍廟為消災法會舉行地點,因此敕封為「都城隍,威靈公」,
大正十三年(1924年)改建。


@水田福地 新竹市北門街232號 創建於咸豐年間  主祀  福德正神

鄭用錫不是臺灣第一位進士,他中了進士做了幾年官,即辭職返鄉,之後成為淡水廳的首富,
他建了新竹城後,新竹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門口各有一個土地公廟守城門;
北城門口的土地公廟原名「水田福地」,因為北門外種了許多稻子,所以稱為「水田福地」,
現改名水田福德宮。


@內天后宮 新竹市北區西門街184號 創建於乾隆13年(1748年)主祀 天上聖母

內天后宮就是內媽祖廟,原址在竹塹城舊大字西門後街的範圍內(今新竹市西門市場附近),
日治時期因皇民化運動遭拆除,民國35年(1946年)利用竹壽寺改建為今貌,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推行日本神教,對台灣道教宮廟都是拆廟毀神像,
如果是地方信仰中心就放過,旦小地方信仰中心照樣拆廟毀神像。

 
@竹蓮寺 新竹市東區竹蓮街100號 創建於乾隆46年(1781年)主祀     觀世音菩薩

竹塹城植竹圍之初約在康熙年間,當時有農民發現一座觀世音菩薩像,隨即在南門外建小庵奉祀,
清乾隆46年在今址以磚建廟、始稱竹蓮寺,民國93開始經過八年整修、100年竣工。


@關帝廟 新竹市南門街109-1號 創建於清乾隆41年(1776年)主祀 關聖帝君

新竹關帝廟由淡水同知王右弼倡建,於1775年動工、1776年2月完工,當時位於竹塹城南門之內,
附近有衙署、北路右營、明志書院和考棚等設施,1871年時同知周武濂曾勸募重修,
日治時期該廟被視為官方資產而遭接收改作陸軍憲兵駐屯所,直到1898年才恢復成廟宇,
日治後期廟產又被徵收轉賣,神像移到竹蓮寺存放,
台灣光復後張式穀、張克繩等人捐獻廟地,民國38、56年整修,今日樣貌是民國94年所整建。


@金山寺 新竹市金山115號 創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主祀 觀世音菩薩 釋迦牟尼

金山寺是古代金山面地區的中心,金山面原為漢番交界的丘陵地,
乾隆37年(1772)才有來自六張犁(今竹北六家)的客家人林特魁與竹塹城閩籍「林泉興」郊號,
合組「林合成」墾號向竹塹社請墾金山面,金山寺前身「香蓮庵」即是由墾號「林合成」所建,
土地由墾首郭家所捐建於咸豐三年(1854年),供奉觀音菩薩,建寺後因該地有冷水坑之泉水圍繞,
故改名為「靈泉寺」,光緒十四年正月(1889年)重修後又改稱「長清禪寺」。

日本人進入台灣後,台灣人與日本人在金山面交戰,長清禪寺為附近百姓提供之糧食儲存之地,
接著長清禪寺遭到日軍焚毀、1897年重建,民國44年附近設立坪埔營區,
佔用金山寺右廂房成為監禁犯法軍人的臨時監獄,科學園區成立時曾考慮將金山寺也徵收為工業區,
居民強烈抗議後保留,民國74年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9年依1897年模樣重修。
金山寺供奉的佛像,是屬佛教所衍生出的龍華派齋教系統… 齋教的場所叫菜堂、女的叫菜姑。


@法蓮寺 和都城隍廟相鄰 創建於清嘉慶8年(1803年)主祀 觀世音菩薩

寺廟很小間又不起眼 都被忽略。


@塹港富美宮 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三段708巷6號 創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主祀 三府王爺

泉州在瘟疫時有在海上放流王船的習俗,一艘王船從泉州後尾漂流到頭前溪口,
塹港居民安奉祭祀、嘉慶元年(1796年)建廟,原名為「北寮富美宮」,
道光25年(1845年)遭颱風洪水沖毀,僅撿回一塊道光年間的匾額,咸豐十年(1860年)重修落成,
當時竹塹港通商通航頻繁,漁民或貿易商將塹港富美宮視為庇護的信仰中心之一。

皇民化運動時期約500多尊神像在舊港焚毀,富美宮的神像也在焚毀的名單中,
信徒將王爺神像拿走藏起才得以保存,民國69年開始重建。


@開台福地、東門堡福德祠 新竹市東門街25號 創建年代不詳 主祀  福德正神

新竹市原是平埔族竹塹社的故地,開台福地是新竹最古老的土地廟之一,
明永曆15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派遣都將陳緯率軍攻討竹塹社住民的判亂,
泉州人王世傑擔任運糧官,在戰役中立了大功便將竹塹社的土地賜給他、准許其開墾,
王世傑便為新竹開發的始祖,東門堡福德祠即為王世傑開發新竹所蓋的土地公廟,
傳說創於康熙30年(1691年),因為沒有相關建祠記載。

當初祠廟是現今新竹市平和街和東門街交叉口的一座小廟、遭到日本人毀廟,
明治42年(1909年)於現今廟址建立廟祠,大正六年時(1917年)重修,
民國46年、77年整修,仍保存當初的形式。


@義民廟 、新埔褒忠亭 新竹縣新埔鎮義民路三段360號 創建於大正12年(1923年)

1786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桃園新竹苗栗居民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軍抵抗林爽文軍隊,
事件平定後鄉民撿集新竹死難的客家人骨骸共二百多具,合葬於枋寮(即今新埔褒忠亭義民廟),
1862年彰化縣發生戴潮春事件,死者百人也撿拾忠骸迎葬於新埔義民廟旁,
日本進入台灣後,桃竹苗客家義軍戰敗、義民廟被夷為平地,1899年重建義民廟。

客家人的長輩口述,為客閩內鬥結束後因為皆為漢人,沒說話就難以分辨客閩,
所以一同以牛車載運屍體往北運,在一些縣市處過夜時隔日裝載屍體的牛車成蟻琢,
只好就地下葬、立碑祭祀,最遠運至新竹而全成蟻琢,因此由北往南,
因此會有永貞宮四月七、頭份義民廟四月八等日期不一的慶典活動,
而頭份義民廟附近,老一輩皆知,義民廟面向的那一大塊地,其實是亂葬崗,與蟻琢傳說相符。


@香山天后宮 新竹縣香山鄉中華路五段420巷191號 創建於乾隆35年(1770年)主祀 天上聖母

清代由於竹塹港經常淤塞,故乾隆年間於南側另闢新港,原有的港口就以「舊港」稱之,
嘉慶十二年(1807年)新港又淤塞,故重開舊港,然此時港口已不穩定,
道光二十年(1840年)大型船隻已無法進入,道光五年(1825年)開闢香山為港口,
因其位置接近福州府而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
康熙22年(1683年)莆田縣湄洲媽祖廟奉來天上聖母神像、大銅鐘與香爐,
乾隆35年於現址建立天后宮,道光五年、光緒二年(1876年)重建。


@紅毛港池和宮 新竹縣新豐鄉池府路156號 創建於清咸豐年間 主祀 池府王爺

新豐鄉的紅毛港是在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及鄭成功治台時為西海岸唯一之鎖鑰港,
紅毛港的是因為在港中貿易均為荷蘭人以荷蘭人頭髮命名,

咸豐年間福建泉州府同安區之元威殿王爺廟,大建王醮並放流王船出海,因季風吹送及海潮漂流,
王船意外漂泊至紅毛港靠岸,當地庄民好奇登船一探究竟,發現船上滿載食糧、建材及三尊神像,
於現址建小廟奉祀,道光元年、26年(1846)二次修建,民國38年重修,民國64年改建。


@文林閣 新竹縣芎林鄉文林村文山街238號 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主祀 文昌帝君

文林閣於清朝同治年間由舉人鄧兆熊所創設,當時為地方作育英才的學堂,
光緒年間改創設「文林社」,之後才將學堂改為寺廟名曰「文林閣」、亦稱文祠,
民國21年改建,現今廟貌是民國80年重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魂 的頭像
    遊魂

    遊魂的窩

    遊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