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古廟--嘉義縣市

 

@嘉義市城隍廟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 168 號  創建於清康熙54年(1715)  主祀  城隍爺

嘉義城隍廟於康熙 54 年( 1715 年)由諸羅知縣周鍾瑄發起捐俸創建。
後毀於風雨,雍正十年 1732 年)重修。
及至乾隆 29 年( 1764 )由新任邑宰張所受號召士紳重建,
並撰「重建城隍廟碑」。後歷經多次重建,
現今的城隍廟係於昭和 15 年( 1940 )重建竣工。


光緒元年( 1875 ),皇帝敕封嘉義城隍神封號曰「綏靖」,
亦即加封縣級「顯佑伯」城 隍,成為 州級 「綏靖候」,是台灣各縣級城隍,
唯一加尊號的神祇。
廟前殿為三川門,後有四垂亭,龍虎井,後為正殿,
均為乾隆三十年及日據末期重修時的建築。

昭和13年市尹川添修平廢合寺廟,將全市63座寺廟各保存主神一尊,合祠於城 隍廟,
佛像合祀於地藏庵,其他從神、配神,一律收藏於市府倉庫內。
城隍廟收容全市所廢各宮廟神祗,倖然留存。


@嘉義市彌勒禪寺  嘉義市彌陀路1號  創建於清乾隆17年(1752) 主祀 釋迦牟尼佛

「八掌溪」舊稱「八獎溪」,流經嘉義市區南側,早期八掌溪沿岸渡口甚多,
其中由嘉義南下的渡口共有五處,其中位於嘉義市最東側的渡口,
就是彌陀寺附近的「八獎溪義渡口」,為當時諸羅城南側主要交通要道,
商旅眾多,非常繁忙的渡口。
彌陀寺與竹崎德源禪寺、半天岩紫雲寺,同為清代所建的佛教古剎。

乾隆17年有僧苑藏者,駐錫於此,開山募建,中祀三寶佛,旁結草庵,
乾隆36年諸羅縣知事周大本慨捐本奉提倡建廟,民國二年再次募捐修建、
民國五年予以改建,
民國30年地震,廟基受損,次年重建,經過三年告成,民國67年重修,
現為全新鋼筋水泥建築,不過寺內古物都有妥善保存。


@北嶽殿  嘉義市北興街74號  創建於清康熙36年(1697) 主祀  地藏王菩薩

北嶽殿又可稱為九華山地藏庵,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薩,廟內供奉的地藏王菩薩金身,
是明朝末年,由先民護隨國姓爺鄭成功來台,於康熙36年擇嘉義北門之地建廟供奉,
北嶽廟源於清朝咸豐年間的應公廟,日治時期廢廟,僅剩簡陋竹寮,供奉忠義公,
直到民國39年復建,寺廟歷經數次整修,至民國67年才有今日的面貌。


@嘉義市朝天宮   嘉義市延平街276號  創建於清康熙56年(1717)主祀  天上聖母

相傳建於清康熙16年, 來自泉州府城晉江縣(又名溫陵)由先民,
從泉州天后宮奉諸天上聖母金身渡臺, 擇諸羅縣治(嘉義市)西門內街建一小廟奉祀,
在創建之初乃稱「溫陵媽廟」,清康熙56年當時知縣周鐘瑄鳩資重建,
光緒25年知縣李炎倡聚資擴大基地重建,日治明治37年政府拆除西門城,
遂移城樓上所祀媽祖於廟堂,明治39年因大地震廟宇傾毀,
翌年復以都市計畫開闢現中正路,
不得不拆除廟宇,結束在西門內街為期一百五十年之歷史,遷移至新店尾,
由籌建之順安宮捐獻廟地,含建木造廟宇兼奉祀順安、溫陵媽祖於一宮。


@東門忠義十九公廟  嘉義市公明路111號  創建於光緒34年(1908年)主祀  忠義十九公

清乾隆51年12月初,林爽文圍攻諸羅城,城裡官兵無法抵禦,只能閉城苦守,
後因諸羅縣民李甲等民兵相助,才得以退敵。
之後林爽文等往南逃竄,李甲等兵民乘勝追擊,但至烏山頭賊寨卻不幸遇伏。

而李甲所飼之犬負傷奔至臺南府城,以頭撞府衙門,示意求援,待知府得知其意後,
便由靈犬領路,率軍馳援趕赴烏山頭,但待援軍來時,李甲等十八義士皆已遭殺害。
待剿滅賊寨後,知府原擬就地埋葬,但靈犬俯屍不走,知府遂允予運回諸羅故里來安葬,
但就在將埋葬之時,靈犬竟瘁死於其旁,彷彿希望與主人共生死。

當時諸羅知縣為了表揚李甲等及靈犬義行,而取名為「十九公」。
之後民間傳說嘉慶君遊臺灣時,途經諸羅東門城外,見城外墓碑有許多人祭祀,
經探詢而知其緣由後,於是在「十九公」上,再加「忠義」二字,
從此就名曰「忠義十九公」。


@嘉義市圓福寺  嘉義市圓福街37號   創建於清道光13年(1832) 主祀   釋迦牟尼佛

初創於清道光13年,道光十八年落成,原處嘉義中山公園之北,國民中學之前,
因日治政府政府而寺院被廢,臺灣光復後,眾信集議,重興寺宇,收購寺地,
民國35年迎回佛像,民國46年整建,民國71年重建,現為佛光山嘉義分院。
寺旁有一座「義士廟」,碑記曰︰「吳廟公成仁後十七年林爽文亂起,
全島為叛徒所控制,獨諸羅城雄峙無恙。

蓋諸蘿縣民深感吳公遺德,誓死助總兵柴大紀守城共存之,
為清廷感其義詔改諸羅為嘉義。
「是役官民死者無數而有骸骨可覓者計五百又三人,合葬於市之東郊。
「道光12年陳伴張丙之亂,叛軍夜攻城,經其墓側地大震,賊潰走,
事平乃修墓立碑以誌其異。
今遺骨已移藏於阿彌陀寺之義士塔,而墓地及碑銘猶存,
因就圓福寺之一部分改修為義士廟。」


@配天宮  嘉義縣朴子鎮開元里開元路118號  創建於清康熙26年(1687)主祀  天上聖母
 
林馬者,布袋嘴半月庄〈布袋貴舍里〉人,生於明崇禎末葉,篤信媽祖,
年年遠赴鹿港進香膜拜聖像,數十年如一日,未曾間斷,當時自半月前往進香,
須經荒林草野,跋山涉水,不若如今之便,以年邁之林氏,
仍不因此動搖其一片虔誠之心。

明永曆35年,依例巡禮一次,是夜寄宿廟內,在更深夜靜之刻,
媽祖托夢指點:「姑今汝信心堅定,可遷吾金身歸鄉,以免將來長途跋涉之苦」,
林氏夢中驚醒,異常興奮,不待黎明,亦未向廟公告辭,就奉請金身一尊,
連夜趕路歸鄉,
回到牛稠溪(朴子溪)南畔一棵樸仔樹下,腹饑口渴,就在此半路店下休息。

周圍居民聞林氏所攜篋內藏有媽祖聖像,乃強求供人膜拜,虔留數日,
聞訊而來拜跪者,日數百眾。
未幾,欲回鄉將聖像安奉篋內,將其挑起但重如泰山無法移動,眾人觀之,頗為奇異,
即跪下請媽祖示意,乃指點要「永遠鎮守於此」。

林氏心中頗為失望,但亦不敢違背神示,只得與眾磋商立廟於此,供眾人膜拜。
未幾,林馬為要日夜膜拜媽祖起見,
即自半月庄偕眷遷居於媽祖鎮座附近安溪厝,遂成安溪厝庄開基祖。
清康熙26年,廟成甚見靈威,因廟宇在樸仔樹下,則曰:「樸樹宮」。

嗣後,疫病流行來廟祈安者,頗感靈驗,自是之後,因媽祖顯神靈,為眾人治病驅魔,
民眾信仰愈篤參詣者絡繹於道,香火鼎盛,茶店生意隨之興隆,由各地遷移廟側者,
日益增多,遂形成一小規模市肆,後來地方漸盛,則取名樸仔腳街。
康熙54年,改建中殿及拜殿;乾隆36年重建改修廟宇;嘉慶20年增建,
同治4年重修廟宇,廟改謂「配天宮」。


@育黎宮  嘉義縣朴子鎮大鄉里大康路196號  創建於清康熙61年(1722)主祀  城隍爺

康熙61年由庄民聚資創建,後屢有重修,民國12年廟宇傾損倒圯,庄民捐款重建,
民國70年6月全新重建完成。


@佛方宮   嘉義縣大林鎮湖北里4鄰大湖15號    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975)主祀  慚愧祖師

光緒元年,有劉氏先民,自福建蔭那山繫帶慚愧祖師神像,渡海來臺,建草廟奉祀,
嗣後經商致富,始擴建廟宇,而為佛方宮,原座南朝東,光復後改為座北朝南。


@嘉應廟   嘉義縣布袋鎮九龍里入船路32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主祀 九龍三公

布袋舊名「布袋嘴」,有此一說,是因以往嘉南沿海地區有一倒風內海,
該內海深處有麻豆港、佳里港,倒風內海西邊有魍佳半島,
該半島最北端是魍港(即今日的好美里),與魍港隔水相望的是布袋嘴庄,
兩地共控倒風內海出口,因倒風內海狀似布袋,布袋嘴庄因位於出口,故得名布袋嘴。

嘉應廟所奉祀之九龍三公是溍江縣東石鎮三公宮被焚時所搶救之九龍三公神像,
九龍三公俗姓魏,為宋朝代君殉身的忠臣,福建人士感其義行,便奉之為神,
神像隨族人渡海來台後,落腳於先民所稱烏來洗港(亦稱岱江嶼布袋嘴)今之布袋港,
村民以捕魚為生,並依家鄉習俗建造嘉應廟奉祀九龍三公為境主。
歷經改建並更名為嘉應廟,目前是布袋鎮民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


@笨港口港口宮   嘉義縣東石鄉港口村8鄰5號  創建於清康熙23年(1684)  主祀  天上聖母

笨港口南面東石布袋二港,北連金湖台西二港,笨港居於首要航運中心,海門遼闊,
埠頭熱鬧,昔時係一繁華貿易天然大港,不盡商船常泊,漁舟雲集,
實航海重要之巨鎮也,
惜乎於嘉慶年間因洪水氾濫沖毀斯港,泥沙壟塞變成為海埔荒野之地。
自於三百年前,有先民林楷者於湄洲朝天閣,奉請聖母金身渡海來台,由笨港口登陸,
至蚶子寮一株柳樹下休憩納涼,欲再啟程時籜籠任挑不起,心知聖母神靈暗示,
即詢諸本村居民相傳為鯉魚之吉穴,於是擇定奉祀之興基。

斯時港口地方草萊未闢,瘴氣未除,濱海居民多生疾病,幸賴聖母神庥庇祐,
得以安居樂業,輒禱常驗,叩之即應嗣由附近蚶子寮,
楫子寮、舊庄、塭底、溪下、灣子埔、青埔仔等六庄居民共建草廟一間奉祀朝拜。
民國37年重建,民國48年再次重建。


@鳳山宮  嘉義縣義竹鄉溪洲村7鄰20-1號  創建於明末  主祀 廣澤尊王

義竹鄉原屬嘉義廳龍蛟潭堡,地名緣起於昔日此地多栽竹,
村落有「頭竹圍」今之頭竹村,
與「二竹圍」今之岸腳、義竹、六桂、任里四村之別。

據「台灣輿圖篡要」,龍蛟潭堡有二竹圍庄;
又夏獻綸「台灣輿圖」中,亦作二竹圍在八掌溪下游,鄰近鹽水港;
因台語「二」與「義」同韻音義相仿,後稱義竹圍。

又另相傳乙末割台後,日本南進軍為急於攻佔台南府城,取捷徑由此而過,
當時全莊民眾除老幼逃避外,所有青少年均留莊抗敵,後來因戰況不利而撤退,
於是全部落被日寇所焚毀。

時有日軍總指揮官北白川宮親王過境,由八掌溪進攻義竹,經本鄉仁里村林投巷,
被我隱匿在樹上之一勇士用割鋏將該親王割死。因後又有四十九義士之殉難,
為紀念其義行,本鄉命名為義竹鄉。

民國 9年義竹庄屬台南州東石郡庄役場,設於義竹529番地,民國18年役場遷移現地址;
大正 9年改稱「義竹庄」屬台南縣東石郡轄;民國35年 1月隸屬台南縣,
同時在 1月18日改為義竹鄉公所,民國39年義竹鄉改隸於嘉義縣,
地方之開發,始於明鄭時期之後鎮村,係明鄭屯田營盤地,舊名後鎮。
康熙43年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黃明覺等兄弟入墾,
繼之康熙末業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翁元珪等兄弟入墾,其子孫繁衍,成為大族。
鳳山宮創建於明末,但現已改建成全新建築物,無任何古廟風味存在。


@民雄大士爺廟  嘉義縣民雄鄉中樂村中樂路811號  創建於清嘉慶2年(1797年)主祀  觀世音菩薩

大士爺廟創建時就沒有神尊,1906年梅山大地震,廟宇全毀,大正12年(1923),
信眾集資復建,
用將民雄地區同遭震災的慶誠宮(媽祖)、開漳聖王廟(陳元光)、開台聖王廟(鄭成功),
四座被震毀的廟的材料重建大士爺廟,並將四座廟主神合祀,
但受限於日本的殖民宗教政策,只好以「慈濟寺」名義復建,
民國62、63與72、74和82年,
皆對廟宇的局部裝飾有所修整,民國76年恢復原來廟名,
民國94年因九二一重修後再次入火安座。


@本廳大帝宮  嘉義縣溪口鄉本厝村本廳519號  創建於清道光27年(1847)  主祀 保生大帝

本厝村位置溪口鄉南邊,兩個部落本廳和厝子結合為本厝村,
是溪口鄉土地面積最大村里。
厝子於清朝時代行政區域屬於打貓管轄(現民雄鄉),
本廳現況福德廟附近曾是一部落俗稱碑頭,因當地風水不佳,
居住在此地不安寧後來全部搬遷不敢居住。

本廳主幹道路似一根扁擔,又本廳和扁擔閩南音類似,村民習慣以(扁擔庄)自稱。
本廳保生大帝宮,本廳德和堂佛教寺建於清道光年間,是由附近數個部落集資興建,
第一次重修於光緒七年,民國前6年毀於地震,民國前3年重建,民國17年再次重建,
後又多次修建,民間71年重建一樓,82年增建二樓,現為鋼筋水泥建築。
 

@柳林苦竹寺  嘉義縣水上鄉柳林村柳子林415號  創建於乾隆15年(1750)主祀  觀世音菩薩

柳子林苦竹寺座落於嘉義縣水上鄉八掌溪北畔,主祀觀音佛祖,相傳地處鯉魚吉穴,
八掌溪沿岸六個部落庄民有感神佛顯赫,
遂將先民供奉一尊來自大陸南海普陀山之觀世音菩薩佛像與善才、
蓮女神像共同奉祀於寺內。

寺名源由,現已無可考,相傳有二說,佛祖顯化於寺前三尺外圍柳樹幹提詞:
「柳樹茂盛一片林 茫茫散野無人耕 苦修金色觀音竹 十多餘年護眾生」
當時住僧發現後,為感念佛祖竹林苦修,受苦受難之精神,因此取「苦竹」為寺名;
二說為乾隆年間,為修建寺宇,建材取自福建省,佛祖顯靈,
在建材無尾福杉上刻印「柳子林、苦竹」等字。
在一次改建挖地基時,偶然在大殿地下約9尺處挖出一尊底座刻有「康熙壬子年」,
及康熙11年(1672年)的虎爺神像,是寺中現存較具歷史價值之一的文物。


@德源禪寺  嘉義縣竹崎鄉義仁村下寮仔411號  創建於清乾隆5年(1740) 主祀  釋迦牟尼佛

清華山德源禪寺創建時稱『清華山觀音亭』,光緒23年受大震災波及成廢墟。
民國3年義敏和尚重建換名「德源禪寺」,民國27年又被震災再度倒塌,
民國32年重建,民國56再次重建完成。


@吳鳳廟  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212號  創建於清嘉慶25年(1820)主祀  吳鳳公

吳鳳,福建省平和縣人,清康熙年間,隨親移居至諸羅,性行厚毅,
勤讀書明義理24歲時擔任理番通事,當時山胞有殺人首為祭的惡習,吳鳳立志化解其習,
經過教化撫慰,山胞不殺人達40餘年,但附近的族社惡習未改,又面臨年荒,
山胞歸咎為因未取人頭祭神所引起,堅持按要恢復舊習,吳鳳阻止無效,擔心濫殺無辜,
決心自我犧牲,就約曰如某日有穿朱衣紅巾者經此,可以殺首祭神,
山胞如約定埋伏等候。

真的有朱衣紅巾者到,瞬間箭矛齊發,往前靠近割此人的首,才知道是吳鳳公也,
山胞悲痛欲絕,埋石發誓,永不殺人,惡習遂除,後人嘉吳鳳,立祠以祀,名曰吳鳳廟。
吳鳳廟昔時稱「阿里山忠王祠」,後來受到地震損壞,經過多次的重建以及整修才完成。
目前看到的是民國40年之後擴建的廟貌。

 

@半天岩紫雲寺  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岩仔6號  創建於清乾隆29年(1764)  主祀  三寶佛、觀世音菩薩

相傳民國前230年,有一位高僧覺豐和尚背著觀世音菩薩、佛祖神像自唐山渡海來台,
遊歷至此,目睹該地峰巒挺秀,景色清幽,遠離紅塵,因而嘆:【此勝地也,為宜蘭若】,
經擲筊請示佛祖落籍,於是披荊斬棘、闢草萊,在此地結一草蘆。
老和尚不時登高遠眺,發現此處地高雲天,令人有飄飄然之感,又恍如置身半空中,
因此取名「半天岩」。
覺豐老和尚又發現,此地山間雲彩常呈紫色,繞寺不散,因此將寺名取為「紫雲寺」。

紫雲寺自第一代開山祖師到第四代弘泰禪師,都只是一座簡單的草蘆,
清乾隆30年阿里山通事陳登求為首,才為紫雲寺興建了正式的殿宇,
不過自第四代傳人弘泰禪師以後就無人繼承衣缽,
由於無人繼承僧人衣缽只得由地方人延續香火,
在當時的農業社會地方人士,就從農業社會的神祇融入寺中供奉如神農聖帝、
盤古聖帝、土地公、註生娘、三太子、虎爺等,
形成一項特色(寺中本來只拜佛祖、菩薩及護法羅漢),
也未知在何年建廟之時將本寺建成道教的廟(寺應該是北方式建築,無蹺脊只有走獸),
建築是南方體有蹺脊龍鳳剪貼,形成全省唯一的寺廟(名是寺,外貌是廟)。
咸豐五年寺廟一度荒癈,始由牛斗山人氏郭濯海為首重建,
原來郭濯海是牛斗山一名員外因喜愛花木,自家花園百花齊備獨欠一欉牡丹花。

忽然一夜中得夢,半天岩紫雲寺破廟後有一欉非常美的牡丹花,翌日郭員外備好糧食,
帶幾名家丁來到半天岩,已是響午時分,趕至紫雲寺破廟後一看,十分歡喜,
果然有一株與夢中同樣艷麗的牡丹花,遂命家丁用膳,飯後即行挖掘遷移。

正當大夥用餐之際忽然間烏密佈雷聲大作下起頃盆大雨,待一陣忽來的大雷雨停下來,
大家正準備動工移植之際,這欉艷麗的牡丹花,已不知蹤跡了。
欲趕回牛斗山已經近黃昏了,
無奈只得在破廟過夜,是夜又落起雨來,四處是滴雨,只好避在案棹下安睡。

半夜佛祖降臨,托夢要郭員外為首重建廟宇,郭員外向佛言道 : 我離這呢遠,
要何為您建廟呢 ? 佛道 : 只要你肯行頭主自有辦法,郭員外只得首肯。
至咸豐九年方建完竣工,並捐一個銅鐘吊於廟內,
(於八十九年由蔡啟微、江澤清,蔡孟官集資購一個新鐘換下)現保存紫雲寺大殿內。

民國30年嘉南大地震,殿宇又夷為平地,眾神佛又得餐風露宿,
較小尊的神尊,由庄眾暫時請回家中供奉,只留下三尊大型的三寶佛置於原位,
受風吹雨淋日晒,所以有「一夕造就三寶殿」之說,在大巃有位農戶名莊齊,
結婚多年尚無子嗣,有一天他欲往內埔仔採購物件,按廟埕經過見狀,
即到附近店鋪買三頂大斗笠,載在三寶佛頭上,翌年其妻即產下一子。
民國30年間,正值日本戰亂,民生經濟困難,庄民只得用倒榻舊料搭建臨時殿堂,
暫時供奉神佛一直到光復,始由劉再生、林橘、蔡悅等為首,四處募款,
民國36年動工與建至39年完竣入火安座。

以往紫雲寺廟產由地方推選管理人管理,寺廟由輪角頭(村落)派二人來寺燒香點火。
在寺廟重建之際,有嘉義市天龍寺出家人前來相助,
寺廟建完成,幾位出家人出面,願意替庄民顧廟,庄民認為廟建好有人替咱看顧尚好,
就這樣交由出家人管理,至民國43年,聘大仙寺出家人,心化師來寺擔任主持綜理寺務,
三年後即轉往斗六湖山岩任主持,旋即聘任天乙法師(俗名洪金珠)擔任位持,
與庄民頗有連繫,至六十七年因病西歸,交其徒乙純師任主持,有意改為純佛寺,
禁止信眾至廟中拜牲禮、油飯、麻油雞酒,但因佛祖及註生娘十分靈感,
若有結婚多年尚無子祠,或多生女兒尚無男丁者,前來乞求許願換花都有應驗,
大家都來還願,出家人因此與信眾吵鬧。
後來就將註生娘請到右廂房中廳供奉,盤古聖帝五穀先帝、土地公請至左廂房中廳供奉。

民75年秋天,各大報刊登,
文建會將派員堪查古蹟列級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申請要廢除古蹟,
地方人一看如青天霹靂,原來是紫雲寺尼姑申請要廢古蹟,欲將現有廟宇拆掉,
改建成寺院或尼姑庵,當時適逢村民大會,由紫雲寺所在地民和村發起,
全鄉連名陳情轉呈文建會,始將古蹟保留,從此地方決議要收回紫雲寺管理權,
才平息一段古蹟之爭。
其實現在半天岩紫雲寺最知名的是準提佛母,五母之一,要會母的一定要來這裡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魂 的頭像
    遊魂

    遊魂的窩

    遊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