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百年古廟--台南市之一
 


@延平郡王祠  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  主祀  延平郡王

西元1662年鄭成功去世後,台民為感念鄭氏驅逐荷蘭人、開發臺灣的功績與精神,
特在此地立廟奉祀,卻因政治顧慮,而稱「開山王廟」。
西元1662年鄭成功去世後,為感念鄭氏驅逐荷蘭人、開發臺灣的功績與精神,
特在此地立廟奉祀,卻因政治顧慮,而稱「開山王廟」。

西元1874年(清同治13年),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籌辦防務,深入瞭解民意後,
上疏朝廷,
強調鄭成功是「明室遺臣」,而不是清朝的「亂臣賊子」,並奏請為鄭氏立祠。

官民籌募經費,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
將開山王廟擴建成1棟台灣少見的「福州式」建築,
於1875年(清同治14年)竣工。名稱也改為「明延平郡王祠」。

日治時期,鄭成功因與日本有血緣關係,所以倍受推崇,祠名被改成「開山神社」,
增添不少日式建築風格,每年祭典更成為府城一大盛事。
民國52年政府為表彰明鄭開台精神,興工重建,整體格局大致不變,
建築則由福州式改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即今日的模樣。


@彌陀寺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33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  主祀  釋迦牟尼佛

彌陀寺為明末萬曆年間,洪氏檀信所捐獻興建,因規模較小,初稱彌陀室。
歷康熙、嘉慶兩朝數次修葺。康熙31年台灣知縣王兆陞嘗附建彌陀室書院。

康熙57年監生董大彩重建中殿一座,五十八年一峰禪師鳩建僧房六間,安眾修行。
經此拓地擴建,乃改稱為彌陀寺。          
日據時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風雨剝落,復呈頹敗。
台省光復後,又漸趨荒廢,後經管理人接管整碩,於民國53年梢事修葺,
但因限於財力,展佈為難。民國60年奠基重建。


@法華寺   台南市中西區法華街100號  創建於清康熙23年(1684) 主祀  三寶佛

法華寺,屬於佛教的曹洞宗,與開元寺並稱為臺南兩大古剎。
法華寺原是明鄭遺老李茂香的敬居,舊名「夢蝶處」,
由於「竹籬茅書,若在世外,閒花野草,時供枕席」,所以又稱「夢蝶園」。

李茂春,字正青,福建龍溪人,是明代隆武二年的舉人,
也是鄭經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好友。
明永曆18年追隨明鄭軍隊及宗室由廈門來到臺灣,寓居於夢蝶園,終日誦經養性,
生活灑脫飄逸。

李茂春去世以後,茅舍被憎人們改為陶瓦,規模略加擴大,更名「準提庵」。
第一任臺灣知府蔣毓英於清康熙23年到任時,又改為佛寺,供奉釋迦牟尼佛。
康熙47年鳳山知縣宋永清鑑於火神崇祀的重要,在重修時,便把前殿改為火神廟,
中殿供奉大土,後院另設禪房,並將佛寺取名為法華寺。

民國34年光復前夕,台灣遭受盟機轟炸,法華寺的大雄寶殿、南極殿、
天王殿等都被炸毀,
只有乾隆57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所建,後代績修的關帝廳、民國七年所建的功德堂、
民國十五年丙寅所建的納骨塔、及聚賢堂前叫橋亭和庭院等尚稱完好。
光復後參考原格局形式重建,因歷史意義深遠,規制也依舊遵循傳統,
所以仍列為三級古蹟。


@龍山寺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134巷27號  創建於清康熙56年(1717)  主祀  觀世音菩薩

始建於康熙五十四年以老古石建之,乾隆54年重修一次,道光23年再重修一次,
昭和2年因市區改正,被迫遷移,遷移至現址重建,
民國38年國府裝甲軍隊眷屬居住於寺中,民國45年12月遷出,民國71年重建。


@臨水夫人媽廟  台南市中西區建業街16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年)   主祀  順天聖母

『臨水夫人』,又稱【大奶夫人】、【順懿夫人】,即《陳靖姑。》
傳說陳靖姑是在懷孕時收妖體力無法負荷,而遭妖精害死,
死前她曾立誓必救人產難,於是成為孕婦的護佑神,
臨水夫人媽廟由福建移民在清乾隆年間所建,原本只是一間草茅,相當簡陋,

1852年才改建為具規模的廟宇,今日所見為民國72年改建。


@聖公廟  臺南市東區樹林街一段79號  創建於清清康熙57年(1718) 主祀   福德正神

內奉福德正神與聖公爺夫婦,聖公爺又稱輔信將軍,
即是唐代陳元光(開彰聖王)部將李百苗。


@關帝殿  台南市中華東路2段96巷1弄1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主祀  天上聖母

原名關帝廳,又由於位居後甲地區,又名『後甲關帝廳』,
原為茅屋建築,清嘉慶22年太子太保王得祿集府城官紳重修為大廟,49年再修;
光緒7年再度重修;日據時代大正15年三度重修;光復後民國35年四度再修;
民國76年五度重修,民國79年更名為『關帝殿』。
清朝封為官廟,文武百官必前來祭拜,後因離府城路途遙遠,加上當時交通不便,
因此官府再於府內建檨仔關帝廳供百官祭拜。


@祝三多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63號    創建於清康熙56年(1717年)  主祀  福德正神

為出入東門的必經要道的土地公廟,康熙56年信眾集資創建,
道光23年遷於現址重建,咸豐5年修繕,光復後再度修補成現貌,
主祀為福德正神,祝三多之意乃祈福地方境眾「福、祿、壽」三多。


@代天府保安宮   臺南市西區保安路90號    創建於清康熙57年1718)  主祀  五府千歲

自古稱南廠保安宮,一般稱 "王宮",是西區規模最大的王爺廟。
南廠由來:道光年間,港道淤塞不便出入,擇地於小西門迤南之處,
建築船塢,中開港道至三鯤鯓入海。

南廠位於保安宮的東側,約在保安路與郡西路交會一帶,現港久便當附近 ( 保安路130號 ) ,
原為來自泉州府晉江縣古東之吳姓人家,經營民間造船廠,從事造船、修補船務工作,
當地居民稱為南廠。
與老古石港的陳家船廠,民間合稱「南北小廠」有別於官方的軍工道廠之「大廠」,
後人不拘其大小,逕呼此地為南廠。

代天府保安宮創建年代一說清康熙3年鄭成功部屬為紀念延平郡王趕走荷蘭人,
收復台灣以及護航戰船有功之五主神像而建,乾隆37年重修一次,
同治6年重建中殿、前殿以及廟廊,光緒2年增設佛祖廳並修繕一次,
民國2年重修,民國12年改建廟室,民國22年原拜亭礙路被拆,重建為現在拜亭,
民國36年增建後殿及廟室,民國50年重修,民國68年依法改建並擴建為 二層樓廟殿宇。


@西羅殿  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90號   創建於清康熙57年(1718)  主祀 廣澤尊王

西羅殿殿內主祀的廣澤尊王,據傳可能是海峽兩岸最古老的廣澤尊王像。
廟埕左側的和平街,在200多年前,原是一條重要港道~「南河港」,
是當年五條港中最早開發的河港。今天的廟埕廣場,在當時可是人舟雜沓的重要碼頭。

康熙年間,一群泉州南安郭姓移民,捧著家鄉鳳山古廟廣澤尊王的分身渡海來台。
來到台南,落腳南河港一帶,憑著年輕旺盛的氣力在碼頭上拉縴當苦力謀生,
因工資微薄,族人只能在碼頭邊建一小館,供奉帶來的廣澤尊王。
因廣澤尊王又稱「郭聖王」,故初稱為「聖王公館」,也就是西羅殿的前身。
郭姓苦力,在南河港上辛苦奮鬥,終於成為家財萬貫的行郊商人。

族人於是出資將聖王公館遷建於今址,擴建成堂皇富麗的廟宇,改稱為「西羅殿」。
為團結族人、鞏固勢力、擴張地盤,郭姓苦力以西羅殿為中心,一致抗外,
西羅殿成了郭姓苦力的碼頭工會。

而盤據南河港一帶的郭姓苦力也因此當上碼頭老大,剽悍作風聞名全五條港地區。
台南相當有名的「做十六」成人儀式,就是源起於南河港上的郭姓苦力,
一方面表達對七娘媽保佑成長的感謝,一方面表示已長大成人,可以領成人工資。


@風神廟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創建於清乾隆7年(1742)  主祀  風神爺

風神廟主祀風神爺,又稱風伯、風天王,相傳風神持有一隻寶貝葫蘆,內藏有大氣,
放出時即為風,而風的強弱,可由神自由控制,因此古時候的航海家或海上漁 家、
貿易商都虔誠祭祀,以求一帆風順、海平安。

風神廟創建於當時南河港安瀾橋邊,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船隻往來的安危,
繫於神明的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
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廳後供奉風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
乾隆30年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 乾隆43年再修,民國7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
因開闢道路而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毀,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
民國13年、46年曾加以重修,民國76年因使用不當油漆粉刷,完全喪失了古蹟的風貌。


@水仙宮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創建清康熙42年(1703)  主祀 水仙尊王

水仙宮是昔日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主祀水仙尊王,即大禹。
所在地過去是臺灣府城五條港之一的南勢港,是三郊的總部所在地,
該廟亦由當地商人合資興建。
前身最初是在康熙23年由該地商人集資創建供奉水仙王之廟,
當時只是間茅頂竹柱篾壁的質樸廟宇。
康熙40年才改建為磚壁瓦頂,
四年後臺灣縣知縣王仕俊將一間大店與四間小店的租金做為該廟香火來源。

康熙54年原任臺灣水師左營遊擊的卓爾壇號召泉漳商旅集資重建,
乾隆6年重修,乾隆28年集資修廟,嘉慶元年大修,道光13年、光緒3年亦有整修,
大正5年整修,二戰時水仙宮被盟軍轟炸,中、後殿毀損,
民國43年部份重建,民國74年整修。


@藥皇廟  台南市民族路三段151巷37號  創建於清康熙24年(1685)主祀  神農大帝

創建時規模宏大,後雖歷經天災地變仍安然無恙,
民國58年市長林錫山下令拆毀中、後殿。

由於遊魂怎麼查就是搞不清楚藥皇廟與開基藥王廟是否為同一間,
因為舊資料裡藥皇廟在永樂路,現應該為民族路,但藥王廟是在金華路,
而且藥王廟的沿革也與藥皇廟舊資料有所出入,所以就僅簡略介紹。


@普濟殿  台南巿普濟街79號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  主祀 池府王爺

池府王爺原名陳文魁,宋朝泉州府同安縣人,有天晚上突見瘟神降臨全村的水源,
為恐對村民有害,便親嘗池水,果然腹痛如絞,於是在池畔留言誡告村民。
待天亮村人前來取水時,已見其全身發黑,回天乏術。
這就是為什麼池府王爺的神像,總是凸大的眼配著暗黑色的臉龐。

普濟殿創於明永曆年間,原為木造的觀音寺,取「慈航普渡眾生」之意,
故名為「普濟寺」,兼具會館性質,提供往來旅客的宿息。
其後因陪祀的池府王爺香火日盛,逐漸取代觀音,而由當地郊商鳩資擴建,
池府王爺一躍而成主神,改稱「普濟廟」,成為台南市內第1座王爺廟。
傳說明寧靖王朱術桂常駕此廟遊賞,而改賜為「殿」。


@景福祠   台南市中西區人和街44號   創建於乾隆15年(1750)主祀  福德正神

是台南市唯一列級為古蹟的土地公廟,為三級古蹟。
該地過去是台灣府城西定坊的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
而佛頭港港道會在這裡分成王?港、媽祖港與關帝港,
三條港道延伸進府城中的大天后?與開基武廟一帶,景福祠為佛頭港上游的匯合處,
現在港道雖已不存,但該廟所在地形成的永樂市場依然十分熱鬧。
清乾隆15年時只有拜亭與正殿,格局顯得狹窄,嘉慶12發生火災,三年後集資大修,
之後未曾大修,只有小規模的修補,民國53年整建,民國70年再修而成今貌。


@竹溪禪寺  臺南市南區體育路87號  創建於明永曆15~18年(1661~1664)  主祀  釋迦牟尼佛

係由當時州守所構建。那時寺前的清溪尚未叫做竹溪,
而因為那一條溪流位置在承天及今台南市南邊,所以叫做南溪。
這條小溪沿畔綠竹成蔭、風景怡人,所以於鄭氏降清以前已為騷客稱做竹溪,
這是竹溪寺的得名出於所臨溪流名稱而來的。

事實上,這所台灣最早構建的寺院建寺時的名稱稱作「小西天寺」,
竹溪在乾隆30年稱做蓬溪,到了道光年間叫做溪仔墘溪,
又因這條溪流經鹽埕村落,所以俗稱鹽埕溪,現稱作日新溪。

乾隆54年倡修,嘉慶元年募捐重修,清光緒12年重修,民國16年重新改建,
民國47年右廂房改建新式樓房為藏經閣,53年闢建功德堂於寺旁,
民國62年改建成一般俗稱的北方宮殿形貌。


@五妃廟  台南市中區五妃街201號  創建於清康熙22年(1683)主祀  明寧靖王五位王妃

明寧靖王朱術桂隨著鄭成功來到台灣,鄭成功、鄭經死後,年幼的鄭克塽投降清朝,
寧靖王告訴隨侍的五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在他死後,
各人可另謀生計,但是這五位女子均表示願追隨寧靖王而去,遂整裝後自縊於中堂,
寧靖王親自為他們辦理後事,安葬於魁斗山。
寧靖王處理完眾妃之事,並將其在路竹一帶開墾的田地田契借據,
讓居民可以擁有完全的土地,還將自己的財物分送鄰人,才從容就義。
友人他安葬於今天高雄湖內鄉湖內村,並故意在旁邊築假墓以避開清兵的搜索,
讓寧靖王得以保全全屍。
清乾隆期間,朝廷特地為五位王妃重修墓園,表張其貞烈,民國66年修葺。


@喜樹萬皇宮  臺南市南區喜樹路222巷52號  創建於清乾隆4年(1739)  主祀  葉朱李,三府千歲


@灣裡萬年殿  臺南市南區灣裡路64號   創建於清雍正7年(1729)  主祀  葉朱李,三府千歲

 早期的先民,每遇慶典或辦喜事時,常以粿葉樹的葉子作為紅龜粿的墊片,
因為這個地方生長很多粿葉樹,所以名為喜樹。
喜樹仔保地名,首見於清台灣縣志,雍正至乾隆年間喜樹仔保部落,
已散居著一群唐山過台灣的台灣新住民,乾隆四年喜樹仔人自喜樹仔港海面,
迎祀來自於唐山之李府、葉府、朱府千歲三尊綢製千歲爺金身與巡狩王船,
草創簡陋祠廟祭祀,稱喜樹仔代天府,乾隆九年台協左營游擊之海澄人氏王養,
因願許仕途慶陞有應,由唐山敬奉王爺金身三尊來臺,贈送喜樹仔代天府。

經台江水城之地理變遷,喜樹仔與喜樹仔彎裡兄弟兩庄,
決議各自分祀喜樹仔王爺金身三尊與巡狩王船,
喜樹庄民得再祀喜樹仔王爺神尊於喜樹仔庄社,改偁喜樹代天府萬皇宮。

萬年殿的沿革,其傳說有三,但政府所登記的資料萬年殿創建於清雍正七年,
說一:在清康熙四年由福建省草安南勢角漂來一艘王船至永寧庄一帶海面,
為海上作業之本庄漁民發現登船探視,見內有軟身神像三尊,
乃恭迎上岸奉祀,當時之王船現仍奉祀於萬年殿中。

說二:在清康熙年間,由追隨鄭成功來台之杜、葉、林、 黃、蘇五姓先民聚居在永寧庄,
至雍正七年,五姓後裔共同倡議出資興建廟宇,以迄於今。

說三:相傳於二(三)百餘年前,喜樹與永寧間的海面,
 一夜突然傳來鐘鼓管樂嘹喨之聲,
且光茫照耀,如同白晝,兩庄居民咸感訝異,於翌晨紛紛前往探視,
只見海上有神船一艘內有綢製神像三尊,即葉、朱、李三府千歲,始悟神明旨意,
乃合力於兩庄間建一座廟宇奉祀,但不久兩庄發生糾紛,便協議分開建廟,

 說四:康熙年間追隨鄭成功戰役有功者蘇、葉、林、黃、杜五姓,
派來此地移住並獎勵其漁業, 及田野開墾,並將此廟當為守護神奉祀之,
其後(約二百年前)莊民出漁,見有神像乘一艘支那形船漂泊而來此時,
恰鄰莊喜樹莊民出漁,
雙方同時發現神船,相爭而後講和,神像歸喜樹,神船由廟方來安置,
而此神船即廟裡現存小型之神船,乾隆四年即增建地方來奉祀神船。


@開基玉皇宮  臺南市北區佑民街111號   創建於明永曆24年(1670)  主祀 玉皇上帝

明末,有漳泉人士至臺灣之地尋求發展,出發前至鄉廟求筶恭請 玉皇上帝,
王皇三公主娘香火及玉皇四太子木雕神像乙尊,隨身供奉至臺發展,以求一路平安;
至臺灣之地,在尖山立居,將香火及神像在尖山之頂,建一天壇供奉,
成為臺灣置所奉祀 玉皇上帝之嚆始。

荷據時期安奉尖山頂肇建之「天壇」,明永曆24年現址建廟,康熙27年重修,
大正3年續修,民國35年、46年重建,民國50年擴建,民國69年、73年、77年增建成現貌。


@開元寺  臺南市北區北園街89號    創建於明永曆34年(1680) 主祀  釋迦牟尼佛

開元寺是目前台南市規模最大的佛寺,也是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原名「北園別館」是鄭經在金門、廈門沿海戰敗,退守台灣。
一時間抑鬱失志,無心政事,就在當時郡制之北的洲仔尾一地,
築園造庭,作為「承天府行台」,也就是在台灣的別館,兼間做其母晚年安居的處所。
清康熙29年台灣鎮總兵王化行及台廈道王效宗,決定改別館為佛寺,
修竣後,取名「海會寺」,又稱「開元寺」。


@開基天后宮  臺南市北區自強街12號  創建於明永曆16年(1662)  主祀  天上聖母

明永曆年間,早期大陸移民來台須橫渡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
其暗潮之可怕俗稱為「黑水溝」,
為了祈求能夠平安抵台,便迎著被漁民們尊為航海之神的媽祖神像隨船庇祐。
上岸後,直接在港邊搭建草寮供奉媽祖,
座落於當時鎮北坊德慶溪(今北幹線排水溝)出口南岸的「水仔尾」,
面臨台江內海(今西門路附近),由於鄰近海港,出海漁民眾多,因而香火鼎盛。
媽祖廟建於此地正顯示出當時民眾倚靠大海維持生計,祈求保佑的強烈願望,
昔日扮演著庇護台江與德慶溪航路平安的重要角色。

開基天后宮是全台最早創建的媽祖廟,也是府城最早的媽祖廟,因而以「開基」冠稱,
因為不及大天后宮廣大的規模,所以被稱為小媽祖廟雖然規模較小,但內部簡樸且溫暖,
廟內建築為狹宰縱深式,正殿前有全台最早的龍柱,開基天后宮經過多次的整修,
臺灣光復前,遭盟機轟炸,遭受嚴重的破壞,經由眾信募捐整修,雖然原貌已失,
但廟內保有龍柱、神像等文物,見證其古老的歷史。


@大觀音亭興濟宮  臺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  創建於明永曆32年(1678)主祀  觀世音菩薩、保生大帝

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康熙32年興濟宮重修,並加建後堂。
嘉慶2年臺灣鎮總兵哈當阿、巡道劉大懿又率官民捐款修建。
道光11年福建浙江水陸提督王得祿再率各部郊舖紳商加以修建,
終於成為巍峨堂皇的廟貌。


@慎德齋堂  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100號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  主祀  釋迦牟尼佛

為齋教金幢派,清康熙間,蔡文舉門人蔡阿公派下始渡台,建慎德堂於赤嵌之東安上坊,
光緒24年合併慎德堂與慎齋堂而成慎德齋堂,最後落成是在昭和7年12月,
昭和9年擴建堂右側樓房六間半,大正3年市街拓寬四垂亭被拆,大正7年建後殿,
現在的慎德齋堂是民國69年重建落成。
目前慎德齋堂由出家人完全負責,改建後的堂貌與一般佛寺相同。


@鎮轅境  臺南市北區崇安街91號  創建於清乾隆13年(1748)主祀  福德正神

創建於鎮北坊街(今崇安街),廟座屬蜈蚣穴地。
原名鎮轅境福德祠,因護庇前清官封子爵太子太保浙閩水師提督王得祿,
經奏封敕是以廟脊燕尾、神戴相帽。
道光、咸豐歷修葺;民國47年重建;民國95年購新廟地建後殿並重修正殿。


@總祿境  臺南市北區忠義路三段41號    創建於清乾隆13年(1748) 主祀  福德正神

相傳創建於明鄭時期或云更早,總祿境福德正神昔未有廟,
先民來台灣開墾時於禾寮港北岸過坑仔建簡易茅屋奉伺福神,
於康熙年間由總爺街軍民鳩資,將簡易茅屋改建為廟宇形式,廟名為總爺街福德祠。

總爺街福德祠與位於總鎮署轅門邊土地祠今(鎮轅境頂土地廟)區分為民建與官建之祠。
同治10年由總爺街境民發起捐款重建,光緒年間再度修葺,
日據時昭和6年,總爺街崎仔腳集應道壇曾賜道長發起境眾鳩資重建新廟宇。
民國72年市政府開闢忠義路三段時,適當其衝被其徵用而被迫拆遷,
同年在離舊廟約20公尺處,忠義路三段41號現今廟址重建新廟宇。


@西華堂  臺南市北區北忠街92號     創建於清乾隆15年(1750)主祀 釋迦牟尼佛

齋教俗稱「菜教」、「呷菜教」,是佛教一支,自臨濟宗,
可在家修持,不剃髮、不出家,
設教之處就稱為堂而不稱寺。此教派很多,臺南的齋教就有龍華、金幢、先天三派系,
而西華堂卻是金幢派翁文峰系下的唯一菜堂,
從外觀來看,西華堂就像是一普通人家的三合院民宅,不甚起眼,歷代皆有修建。


@柴頭港福德祠  臺南市北區正覺街120號   創建於清乾隆37年  主祀  保生大帝

昔建於柴頭港,為商船出入之中心,位在今天的台南市正覺寺旁,
乾隆37年,台灣知縣奇寵格,曾在廟旁修建北壇地藏菩薩廟與將軍祠,
地藏菩薩廟應是正覺寺的前身,北壇為寄棺之處,附近荒塚纍纍,
今天奇美醫院後方柴頭溪畔附近,舊稱「田螺旋」,也曾是一處荒塚。
百年後,六月大風雨,曾文溪潰決改道,台江內海淤塞,遂成海埔地,
柴頭港福德祠歷代迭有修繕,民國37年重建今之廟貌;民國58年重建;民國88年重修。
 

@三山國王廟  臺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100號  創建於清雍正7年(1742)  主祀 三山國王

是台灣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潮州風格的廟宇,
台南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創建於清雍正7年是清代官吏及潮州移民所建,
奉祀三山國王乃廣東潮州揭揚縣內三山之神,
詔封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
獨山為「惠威夕應豐國王」,國王是潮州人民奉祀為地方守護神。

潮民來台與三山國王信仰可上溯明鄭時期,明永曆十五年四月,潮州人朱堯,
擔任戎旗右協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及潮州揭揚縣人明朝進士辜朝薦,
於明永曆十八年隨鄭軍來台。

明永曆三十四年,潮州潮陽縣人邱輝,擔任宣毅左鎮率領潮州義兵義民來台佐鄭,
而這些潮民與三山國王廟的建立有密切的關係,
相傳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的潮州籍軍民為了祈求平安,
便從廣東潮州迎奉三山國王香火過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台南首邑縣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成功路238巷52號  創建於清康熙51年(1712)  主祀  城隍爺

依據明代禮制,京都城隍封為「成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府城隍封為「威靈公」,
州為「靈祐侯」,縣為「顯祐伯」。

縣城隍廟在府城鎮北坊,
縣城隍廟所奉祀的「城隍爺」是由台灣第一任知縣雕塑金身迎祀廟內的,
因其「源由」不同於其他縣市的城隍廟源自大陸,故號稱「全台首邑」縣城隍廟,
原建於私立台南救濟院地址,規模宏大。

日據時代,首邑城隍廟被日軍強佔,後來又改成陸軍衛戌病院宿舍,
直到明治41年9月由附近的居民熱烈捐款之下,才於靠近台南市西門路的現在的位置,
購買民房重新改建,戰後首邑縣城隍廟因為廟宇神像破損,於民國55年4月重修落成,
民國57年增建地藏王殿,民國67年重建廟身,民國69元完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魂 的頭像
    遊魂

    遊魂的窩

    遊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