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古廟--彰化縣市
@朝天堂 彰化縣彰化市復興里竹和路77號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 主祀 釋迦牟尼佛
朝天堂是大乘龍華派,彰化地區齋教信仰中心,只祀釋迦牟尼佛,不祀他神祇。
「齋教」一詞,一般是指龍華、先天和金幢三派。
在日本統治時期,齋教的廟堂是與佛教、道教的寺廟分別在政府的統計中出現,
顯然被承認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實體。
不過,在教理上或歷史的源流來看當時的日文文獻還是承認齋教為佛教的一個支派,
號稱為禪宗臨濟派的一個分枝。
齋教因為強調在家修行,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營生,所以又被稱為在家佛教。
齋教寺廟經過日治期間的「寺廟整理」,已經勢力大減,到了當今的台灣社會,
似乎齋教在台灣已經消聲匿跡。
朝天堂自康熙年間開基以來只重修一次,雖數度粉刷但並未遭破壞。
@孔子廟 彰化市孔門路30號 創建於清雍正4年(1726年) 主祀 至聖先師
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雍正4年(1726)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建學立師,
以彰雅化,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之後多次重修,
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廟拆除,遷建至八卦山上,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
民國67年重修,民國72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開化寺(觀音亭) 彰化縣彰化市光華里中華路134號 創建於清雍正2年(1724年) 主祀 觀世音菩薩
開化寺是彰化的第一座寺廟,又名「觀音亭」,位於原縣署的右側,
清雍正2年(1724)由彰化第一任知縣談經正所倡建。
清乾隆18年(1753)街民捐資重修,乾隆58年(1793)由南街士紳黃元世、
王光寅出任董事,捐款重修寺廟,由黃元世獨資興建正殿,王光寅出資創建後殿。
清道光15年(1835)9月18日開化寺遭回祿之災,由彰邑士紳出資重修,
依舊址拓建開化寺的規模,歷經10月餘完成開化寺的修建。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拓寬西門大通(今中華路),開化寺的山門遭拆除,
日後山門改建成今日葫蘆造型。民國34年開化寺因受盟軍轟炸而受損,
光復後乃由施能達、黃妙火等人倡議重修,至民國35年6月19日完成開化寺重修工程。
民國57年重修正殿神龕彩繪,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受損,開化寺進行修復,至民國91年完成修復工程,
保存廟宇的古風貌。
@城隍廟 彰化縣彰化市大同里民生路129巷8號 創建於清雍正11年(1733年) 主祀 城隍爺
城隍廟在縣治東門,清雍正十一年邑令秦士望捐俸倡建,乾隆二十二年邑令朱山重修,
嘉慶五年邑令胡應魁又重修,因年久失修,殘破剝落,於民國六十年就地重建,
新廟以大理石、鋼筋、水泥及磚瓦為材 料,剪黏美觀、壁飾富麗、氣象堂皇,
舊貌蕩然無存。
@關帝廟 彰化市民族路467號 創建於清雍正13年(1735年)主祀 關聖帝君
清雍正13年(1735)彰化知縣秦士望於縣邑南門內,捐俸倡建關帝廟,
清乾隆24年(1759)知縣張世珍重修,乾隆26年(1761)完成重修工程並立碑以茲紀念。
清嘉慶元年(1796)知縣胡應魁調任彰化,有感於彰化自林爽文、陳周全事件後,
多數廟宇皆遭焚毀,關帝廟位於南門內,受損更為嚴重,
胡知縣遂與地方士紳鄭士模、吳升東等人倡議,
將關帝廟遷建於今日現址(原理番同知署舊址),
自嘉慶4年(1799)興工,嘉慶5年(1800)秋完工,完成遷建的廟貌不尚華飾,
但廟宇格局,規模宏偉。
清道光9年(1829)知縣李廷壁重修,由於武廟為清官方祭典的廟宇,
木建築只髹漆而無彩繪,建築型制亦較為簡樸,斗栱的造型平實渾厚。
@元清觀 彰化縣彰化市光華里民生路209號 創建於清乾隆28年(1763年)主祀 玉皇大帝
元清觀又稱天公壇,清乾隆28年由泉州晉江附近七縣人士合資捐獻所建,
該地、舊稱「溫陵」,
所以在大門上除懸有「元清觀」外,另有一匾「溫陵福地」。第一次重修在嘉慶年間。
道光二十八年震災山門戲台損毀,延到同治五年由陳元吉等發動募捐,
在光緒十三方才完工。
民國四十五年再由市公所略加整修,四十七年民眾捐款修正殿及神像,
六十四年修山門屋面‥‥等幾次修建。
因大批的違建戶佔住廟內,許多精美的石彫木刻遭嚴重破壞,
七十一年夏,市公所與建戶達成搬遷協議,並著手整修,於七十七年一月完成。
@南瑤宮 彰化市南瑤里南瑤路四十三號 創建於清乾隆3年(1738年)主祀 天上聖母
南瑤宮位於昔日彰化城南門外,創建年代不可考,
據傳在清乾隆年間有來自笨港楊姓陶工,
傳來香火,有瓦碎庄居民獻地建廟,初建於南門外的磚窯內,因而得名,
後續經道光十九年增設右廊及本殿左右門,直到同治年十二年之修葺,
廟貌宏偉格局始成;
最大的一次修建為民國十一年之改築,其形式頗似台北龍山寺及鹿港天后宮。
南瑤宮的格局原為兩殿,於民國元年再建第三殿觀音佛祖殿,近年又增建後殿靈霄寶殿。
歷經多次的擴建、修築,雖無統一風格,卻各具特色,有傳統木作之三川殿、正殿,
也有西洋式之觀音佛祖殿及現代水泥建築之凌霄寶殿,
中西合壁,跨越時空的距離,為臺灣少見的寺廟形式。
@定光佛廟 彰化市光復路140號 創建於清乾隆26年(1761年)主祀 定光古佛
台灣有二座主祀定光佛的廟宇,分別是淡水鄞山寺與彰化定光佛廟。
定光佛為福建閩西汀州府永定縣的守護神。
彰化定光佛廟創建於清乾隆26年由汀州府永定人士興建,亦為當時的汀州會館。
正殿供奉主神定光佛,為唐代的高僧,自幼出家,並於汀州地區傳佛法,82歲仙逝。
相傳汀州曾遭賊寇圍攻,他顯靈退敵,解救全城,朝廷賜匾,
將他住持的寺院命為「定光院」,汀州士民稱他為「定光佛」。
定光佛廟曾於清道光10年由貢生呂彰定倡議重修,至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
拓寬今光復路,三川殿遭拆除,目前僅存正殿建築。
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91年進行修復。
@古龍山 彰化縣彰化市龍山里中山路二段792號 創建於清乾隆年間 主祀 玄天上帝
“古”是臺灣各地奉祀玄天上帝最古;“龍”是威鎮八掛山龍穴首;
“山”是直接由武當山分香而來。
乾隆丙辰年間清兵奉命東渡來台時,向武當山迎奉玄天上帝香火隨帶,
由南部西仔灣上陸,歷轉仁武山、台南安平、赤塗崎、彰化內國姓,
當時負責掛香火的士兵,在移防時將香火掛在內國姓村路邊小樹上未帶走,
當夜香火發出亮光,被蔡姓兄弟繫回建廟奉祀…玄天上帝最早被臺灣奉祀的由來。
@曇花佛堂 彰化縣彰化市大同里永樂街44巷6號 創建於清道光30年(1850) 主祀 觀世音菩薩
本省佛堂興盛,在佛15祖歸全文派下黃昌成,興建報恩堂時開始風行於彰化、新竹兩地,
以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為本尊,加有儒家思想,並頌金剛經、阿彌陀佛,
曇花佛堂就是在當時興建,至今已有130年歷史,為彰化名剎之一,
百年來很少整建,至今保有完整古貌。
@福德祠 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中華路243號 創建於清乾隆46年(1781) 主祀 福德正神
又稱大西門土地廟,是全省規模較大的福德祠之一,為彰化舊城大西門民間信仰中心。
@慶安宮 彰化縣彰化市大同里永樂街78號 創建於清嘉慶22年(1815) 主祀 保生大帝
慶安宮又稱銀同祖廟,位於彰化市內熱鬧的永樂街觀光夜市內,係第三級古蹟,
為二進式建築。
由同安縣渡臺者鳩金公所建,初建於彰化市南門內。
保生大帝,又稱大道真人,而銀邑即銀同,亦即福建省同安縣之別稱。
正殿上鎮殿的保生大帝神像,從頭冠上很明顯可以看出雕有七顆圓珠,
乃此神受封為帝,故頭載七星帽﹝通天冠﹞,位比皇帝,極為崇高。
慶安宮因香火不盛,損壞嚴重,目前正由政府撥款重修中。
@茗山岩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里公園路一段81號 創建於清道光15年(1835) 主祀 地藏王菩薩
@白龍庵三山匯館 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185號 創建於清同治7年(1768) 主祀 五靈公
白龍庵又稱“榕興堂”或“三山匯館”,是彰化福州11縣同鄉會址,
本省福州同鄉所聚成的三山匯館 ,為碩果僅存的會館組織,
清同治年間福州邑紳鳩金公建,五靈公又稱五福大帝。
@龍山寺 彰化縣鹿港鎮金門街81號 創建於乾隆48年(1783) 主祀 觀世音菩薩
鹿港龍山寺創建於乾隆48年,原址位於鹿港舊港溝邊(今大有街)。
清乾隆49年鹿港開為正口,與大陸泉州蚶江對渡通商,
清乾隆51年武官陳邦光倡議,將龍山寺遷建於今日現址,
乾隆57年龍山寺因地震而受損,乾隆60年重修時,至清嘉慶3年完成修復工程。
清道光9年龍山寺因牆垣剝落而重修,至道光11年完成,此次的重修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道光28年彰化地震,清咸豐2年龍山寺再度重修,並增建拜殿,至咸豐8年完成修建。
明治30年(1897)日人在龍山寺內設立敬愛學校,
明治37年將龍山寺改為日本本願寺的分寺,並廢除龍山寺之名,
大正10年(1921)後殿發生火災,建築物及神像毀之一炬。
昭和11年(1936)龍山寺動工重修,並重建後殿,至昭和13年(1938)竣工。
民國50年龍山寺的重修,民國72年龍山寺經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民國75年政府進行全面修復,民國83年驗收。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嚴重受損,正殿屋脊斷落,山門與戲台木柱移位。
民國90年由政府積極規劃修復,
寶成國際集團總裁蔡其瑞、董事長蔡其建昆仲全額捐資龍山寺主體工程修復經費,
為鹿港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大的修復工程。
@天后宮 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430號 創建於明末清初 主祀 天上聖母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
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三條巷內),
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早年閩籍的守護神之一。
清康熙22年施琅將軍平台時幕僚藍理恭請湄洲開基媽祖神像,護軍渡海,
事平後班師回朝之際,
其族侄施啟秉、施世榜為感念媽祖神靈顯赫,恩被黎庶,而墾留聖像於本宮崇祀,
為台灣供奉「湄洲開基祖廟」的天上聖母媽祖。
清康熙48年由士紳施世榜開築之施厝圳(後稱八堡圳),歷經10年竣工,
該圳開發完成後,
吸引大批的移民進入彰化平原開墾,鹿港遂成為移民的重鎮。
清雍正3年由施世榜獻地,將媽祖廟遷建至今日現址。
鹿港天后宮於嘉慶年間稱為「聖母宮」,
清乾隆52年大學士福康安以官帑於鹿港海墘另興建媽祖廟,
此乃清高宗乾隆皇帝所敕建的天后宮,為清朝官方所祭祀的廟宇。
在鹿港為分辨這二座媽祖廟字,鹿港聖母宮稱為「舊祖宮」,
後建之官建媽祖廟則稱為「新祖宮」。
清嘉慶19年舊祖宮廟宇傾頹,泉、廈等八郊及地方士紳相繼捐輸,倡議重修,
至嘉慶20年3月完成天后宮的重修事宜,陸續又於清同治13年、昭和11年重修,
現今廟貌為昭和11年重修完成時所奠定的規模與格局。
@新祖宮 彰化縣鹿港鎮洛津里埔頭街96號 創建於乾隆53年(1788) 主祀 天上聖母
清乾隆51年林爽文起事肇亂,清廷派福康安將軍率領士兵渡海來台,
但水師出海數次總是被巨風吹回,
乾隆皇特賜西藏貢品「右旋白螺」法器供奉在水師船上聖母座前,
竟在一夜間順利渡海來台,
三個月內台平定林爽文事件,福安康認為是媽姐保祐,所以奏請乾隆皇敕建天后宮,
清乾隆53年提撥官弩建「新祖宮」,嘉慶十一年重修後,道光十三年再度重修,
但日據時代曾遭炮火攻擊,如今廂房已經毀壞。
新祖宮為「官拜廟」,每月初一、十五,
朝廷文武百官均依禮「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虔誠奉拜。
主祀的媽祖,除頭、手、頸為木雕外,身體為籐編,故稱為「軟身媽」。
但日據時代,新祖宮曾荒廢長達五十多年,
光復後民選第一任鹿港鎮長陳培煦,
發現乾隆皇所賜的「佑濟昭靈」匾額居然流落成廟方人員的「床板」,
他趕緊以新床板換來這個「舊床板」,將牌匾送至舊祖宮天后宮保存,
信徒並發起修建「新祖宮」,才日漸恢復往日盛況。
@金門館 彰化縣鹿港鎮金門里金門巷92號 創建於乾隆52年(1787) 主祀 蘇府王爺
金門會館全臺僅存安平、鹿港、艋舺三處,而以本館規模最大、歷史最久,
近年重新整修後廟貌煥然一新,金門館原為金門會館,
館內供奉金門人的地方神蘇府王爺,
該神原祀於浯州嶼(今金門縣的金湖鎮)浯德宮,因此又稱「浯江館」。
乾隆51年,林爽文起事,清廷派嘉勇公福康安來臺平亂,
由當時的金門調度水師兩營助陣,
水師官兵由浯德宮恭請蘇府大王爺神像,護軍渡海,登陸鹿港後,軍事順利,
為感王爺神靈庇佑,於翌年在此捐餉建廟以祀。
初時廟宇狹隘不敷眾用,浯人許樂三乃於嘉慶10年獻地擴建,
並由全臺水師暨鹿港船商捐助,規模始宏;
道光14年由水師左營鹿港游擊劉光彩再捐帑擴建;
後陸續在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及光復後都曾修建過;
直至民國八十八年再度整修成今貌。
@文武廟 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二號 創建於清嘉慶16年(1812) 主祀 文昌帝君、關聖帝君
文武廟在鹿港人的口中,又稱為「文祠」,包括文開書院與文武兩廟,
三座建築,橫向一字排開,座落於鹿港街道東面的交通要津,而構成十分奇特的景觀,
文祠佔地寬廣,環境幽雅,由東而西,依次為武廟、文廟與文開書院。
其興建時代正當鹿港全盛時期,因而原始構築十分瑰麗宏偉。
三者之中以文廟創建最早,武廟次之,文開書院殿後。
武廟因有香火得存舊制,保存較為良好。文開書院在日據時期迫停學,
改名為「北白川宮紀念堂」,64年又遭回祿之災,直至民國73年才重建成今貌。
文祠經清末、日據的小修,光復後遭大破壞,到民國70年才獲重新修建。
修復後的文祠及文開書院,地方無心維護未能好好利用,
加上今年在「921大地震」大小餘震中受創,目前被鎮公所以安全堪慮為由,
加以封閉,大門緊鎖。
文開書院是清代彰化縣地區八座書院中,第六座新興建的書院,
由地方坤商與鹿港同知鄧傳安共同奔走倡建,
文祠又稱文昌祠,與武廟、文開書院三座之建築一字排開文武並肩,奉祀文昌帝君,
武廟主祀關聖帝君與文祠之建築均由同知薛志亮率士紳集資興建,屬閣港廟,
與文祠之間有一口虎井,號為蓬來第一泉。
@地藏王廟 彰化縣鹿港鎮力行街2號 創建於清嘉慶20年(1815) 主祀 地藏王菩薩
鹿港以北有天后宮,南據地藏王廟,代表鹿港南北一司天、一司地的聚落族群信仰觀。
相傳創建於清康熙2年(1663)時為土葛小廟,康熙22年建為磚廟,
不過根據現存於鹿港天后宮的「重修鹿港聖母宮碑記」記載,
地藏王廟於清嘉慶20年(1815),由鹿港八郊以重建天后宮餘資,撥銀建廟,
由此項記載得知地藏王廟迄今有一百九十年的歷史。
又彰化縣誌卷五祀典志寺觀載︰「地藏王在鹿港街尾,嘉慶20年里民公建」。
@鹿港城隍廟 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中山路366號 創建於清道光年間 主祀 城隍爺
台灣在清代的廿六座城隍廟中,由民間倡建並分香由泉州晉江石獅城隍者,
除台南忠澤堂外,當以鹿港鰲亭宮最具代表性。
傳說中,早在清乾隆年間,泉州石獅移民就已將家鄉城隍爺分身奉請來鹿港,
甚至也因此衍生鹿港城隍廟創建於乾隆十九年的說法。
不過, 以廟中現存文物及史籍文獻顯示,一般咸認清道光十九年才是正確建廟時間,
或說此時的城隍廟格局已具規模。
道光廿八年彰鹿地區發生大地震,城隍廟毀損嚴重,信眾發起勸募重修,
道光三十年落成安座,隨後迭有數次增修,如光緒23年強遭日人「市區改正」 政策影響,
迫拆除前殿和拜亭,使城隍廟立面破壞殆盡,而目前所見的立面樣式,
則是古蹟修護單位參酌舊照片復原的結果,但受制於建地深度的不足,
原有的拜亭建築已無緣復見。
@北門土地公廟 彰化縣員林鎮和平里中正路541號 創建於清乾隆52年(1787)主祀 福德正神
北門土地公廟又稱錫慶祠(開基祖廟);員林北門錫慶祠,為一楊姓家人私人財產廟宇,
號稱全省福德正神開基祖 ,為所有土地公之中唯一有正式迎親娶妻的,
也是全省唯一有人進香的土地公廟…這是官方說法,
因為宜蘭四結土地公廟進香者也很多。
員林的東、西、南、北四方位都有土地公祠,而以北門的土地公祠創建最早,
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日據時代改建後又稱「錫慶祠」。
@福寧宮 彰化縣員林鎮和平里中山路二段26號 創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 主祀 天上聖母
福寧宮奉祀之媽祖相傳為湄洲二媽〈金身為軟身打造〉,在明末清初時由先民恭請來台,
並暫厝於鹿港天后宮,建宮後領有武東,武西,燕霧下堡,
廣褒等七十二庄焉同奉祭祀,〈當時舊址乃為今中正路彰銀對面〉,
道光28年地方士紳捐獻私產五甲餘充做基金,
〈後因正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幾乎被放領殆盡〉,
今之廟址乃係民國15年即大正15年〈昭和元年〉興起遷移興建之動議,
而決定於現址興建,於當年仲冬開工至民國17年竣工。
@廣寧宮 彰化縣員林鎮光明里中正路360號 創建於清康熙51年(1711年) 主祀 三山國王
廣寧宮肇基於清康熙50年,由許學乾先生獻地256坪7合(員林街238番地),
善男信女獻金集資興建宮廟,由大陸購運石獅、石柱等建築材料,歷時14年,
到了雍正4年蒲月竣工,迎請三山國王金身入火安座,
清嘉慶6年中部發生大地震,廣寧宮亦無法倖免,結構大受損壞,進行重修工程。
光緒6年彰化地區又發生大地震,宮廟二度塌圮,醵資重修使得宮廟外觀堂皇,
清光緒20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日軍強佔廣寧宮為憲兵屯駐所;
又在宮內設立日語講習所,成為員林公學校的前身,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
將廟產陸續收回,民國63年動工重新改建,65年完成。
@福安宮 彰化縣伸港鄉大同村福安路5號 創建於咸豐年間 主祀 天上聖母
伸港鄉。古名塗葛堀港。後更名為新港。今則正名為伸港。
福安宮乃伸港鄉肇端發祥之聖地也…全是文言文,看得遊魂眼睛好累,
所以遊魂能砍就砍,大家將就看嘿!
塗葛崛港。港雖小。尚可容納五百艘帆船,
(按閩粵人:呼大船為橫洋中船為帆船。在港內接連。小船為舢舨。)
有一蔡天慶者。乃泉州順安號之船主。來往閩台間。每載貨來台。必泊於塗葛崛港。
有一次載貨來台的中途。海上吹起一陣清風。繼而異香撲鼻。眾皆訝異。悉登舟上觀望。
忽見西北角。有一異物。霞光輝映。靈氣氤氳。汲流近。乃一段五尺餘長的香木。
船夫撈起。其香溢濃。飲人起敬。
蔡天慶命放在艙內。未幾船入塗葛屈港內。由於。船夫無意中。傳出香木之異。
遠近居民。爭相登舟參觀。絡繹不絕者數日。忽一日此段香木。竟能自動搖擺起來。
蔡天慶大驚。以為不祥。乘潮漲之時。拋入海中令其流去。
是夜二更。蔡天慶夢見。湄州天上聖母。對他大加叱責。
云此段神木。乃吾袖所挑選者。要雕三尊聖像。在東土台灣分靈。庇佑在台灣民眾。
天明速速撈起。免犯天遣。緊記緊記。
蔡天慶驚醒。上船頭觀看。香木依然靠在船邊。遂親自撈起安奉原處。
有柯天祿、柯錫勳、黃天保者。伸港鄉民也。與蔡天慶為莫逆之交。
每當蔡天慶船泊塗葛掘港。必上船與其聊天。閒聊中。
柯天碌要求將香木。留一尺八寸。用雕一尊。天上聖母之聖像。在伸港供奉。
受萬民朝拜。永鎮新港。由於當時台灣。無雕璽明師。蔡天慶遂倡議。邀天綠等同到。
湄洲天后宮聖廟。奉獻香本。並聘明師。雕裝聖母聖像如何。
天碌錫勳天保等遂召鄉人而議之。遂斥資。交由天碌等三人。乘坐順安號到湄洲聖廟。
由蔡天慶對主持。說明一切。主持亦十分讚同。由廟內執事。代聘明師。雕裝聖母聖像。
費時一個餘月。大功告成。所雕金身三尊。分為大二三媽。
天祿等問於主持。何尊金身。奉回台灣為宜。眾議不決。主持遂邀眾人。
在神前擲筶為憑。
結果以。三媽連擲十二聖筶。允許來台灣。是日。湄洲祖廟即舉辦分香大典。
禮節如儀。十分隆重。並致歡送,遂奉回新港鄉。築廟安奉。並賜廟名為福安宮焉。
@乾德宮 彰化縣田中鎮西路里員集路二段471號 創建於清嘉慶15年(1810)主祀 天上聖母
據史料記載清康熙時期,乾德宮當時名為天后宮,位於粵興街(現址的田中梅州里),
後被規劃為北斗鎮大新里正新畜牧場內,但因為族群不合械鬥衝突,
再加上濁水溪氾濫,商議作遷建,分為前、中、後殿,抽籤決定,
先說「中後」,中殿為漳州人取得,分得廟內法器及法物,遷居於田尾鄉睦宜村,
而後殿為泉州人取得,
分得湄洲祖廟開基軟身天上聖母一尊及仙神法器於東螺〈今日的溪州鄉舊眉村〉,
但因為濁水溪氾濫,後遷至北斗街,昔日東螺街為天后宮,即今日的北斗奠安宮,
前殿另一群漳州人取得,分得石獅兩座、龍柱兩座,匾額及法器,
遷建田中沙仔崙為天后宮,
即是現址的受天宮,而天后宮因為雍正年間地區規劃再加上祝融,
搬遷至現址改稱乾德宮。
@武英殿 彰化縣北斗鎮重慶里武英巷21號 創建於明永曆25年(1671)主祀 玉皇三太子
北斗地區最早的居民為巴布薩平埔族(Babuza)東螺社(Dabala Baoata)的原住民,
他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可能是一種崇拜精靈的原始宗教,
並有完善的「中禮俗」與「生命禮俗」。
在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之後,以每年中秋節為祭袓日,除了祭拜袓先之外,
晚上尚有舞蹈歡唱的慶祝活動,稱之為「牽田」。
隨著漢人移民的移入,漢文化也隨同一併進入了臺灣,而宗教信仰便是其中之一。
臺灣早期的漢人移民大多是從閩、粵兩省渡海極來,
雖說在荷、西時期與明鄭時期就已有漢人來臺從事開墾的工作,
曾開墾至彰化平原本鎮有一古廟武英殿,相傳即是成立於明鄭時期。
武英殿能查到的資料不多,只知道神像是荷蘭據臺時期先民攜來臺灣,
在明永曆25年建立武英殿的前身(玉皇三太子的私壇),
後因頗為靈驗,遂建祠堂奉祀,武英殿規模不大是北斗鎮最古老的廟宇,
現已翻修過,古意完全消失。
@奠安宮 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斗苑路一段120號 創建於清嘉慶12年(1807)主祀 天上聖母
北斗鎮在清代時期列為台灣四大都市的之一,
奠安宮的前身位於東螺街(即今溪洲鄉舊眉村舊社羨仔腳附近)的天后宮,
清代嘉慶10年蔡牽海盜作亂東螺街受到牽連,屋漏偏逢連夜雨,接連漳泉械鬥、水災,
使得東螺街殘破不堪,在地方耆老與文人建議下,
東螺溪居民與天后宮一起遷移往北約二里處的寶斗街,遷至寶斗接後,地利人和,
又得舊濁水溪河運之便,北斗鎮成為當時鹿港海運與內陸河運的重要轉運站,
此時貿易頻繁,萬商雲集,街上可用摩肩擦踵不見天日形容,因此造就北斗鎮的繁華。
東螺街天后宮因一場水災而沖走了,當時信徒們將東螺媽請走,
後來才又興建了現在的奠安宮,
因此奠安宮安奉的媽祖為東螺媽,今日之奠安宮僅存後殿,
前殿部份在歷經列為三級古蹟後又解除古蹟認定,
於民國79年奠安宮管理委員會將拆除後的奠安宮建築結構體,
捐贈給民俗文化村加以重新組合。
@虎山巖 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虎山街1號 創建於清乾隆12年(1747)主祀 觀世音菩薩
虎山巖風光秀麗,自古即有「虎巖聽竹」的美名,因山巖形似臥虎崛踞而得名。
此地的風水據傳為虎穴,地形依山環抱如龍蟠虎踞,
四周茂林修竹,竹影參差、禽聲嚶鳴、清風徐來、綠陰匝地,
置身其間彷彿人間仙境,故「虎巖聽竹」,早在清朝時期即成為彰化八景之一。
清乾隆12年白沙坑信士倡議建佛寺,崇奉觀音菩薩,但苦於淨域難求,
幸蒙信士賴鳳高捐獻山林,興建佛寺,使虎山巖成為清代彰化三大名寺之一。
廟形式小巧玲瓏,歷經多次修葺,仍保有樸拙之廟貌與優雅之環境。
@文德宮 彰化縣花壇鄉白沙村彰員路三段6號 創建於清乾隆初期 (1736-1795) 主祀 福德正神
文德宮為本省少見大規模的土地公廟之一。
創建於乾隆年間,由當時新任彰化知縣招摹人才拓荒,福建邯江境民李朝魁,
攜神像同舟而渡,船至台灣海峽時,風浪大作,忽見白髮老翁護帆,舟楫轉危為安,
胡知縣乃倡議建廟奉祀,名為「保安宮」,清道光年間,由本境出任之曾翰林,
改贈謂「文德宮」,寓意「保境安民,並發揚文風德教」。
廟址原在今文德宮側白沙坑溪畔,昔日每遇山洪就溢流泛濫,
因此二度遷徙,於民國58年遷至現址重建。
文德宮最大特色在於正殿供奉開基福德正神神像,頭戴烏紗帽為全省僅見,
有「欽點翰林院」「賜進士出身」,和一般的土地公神格不同,為聖上敕封翰林官神。
此乃因傳說當年曾維楨赴京城參加會試,榮獲雁塔題名,又在殿試時成績優異,
名列翰林高冊,並蒙皇帝召見,皇上在接見新科翰林時,見其後有一白髮蒼顏的老翁,
但忽而不見,便詢問:「曾卿後面所立老翁何人」,
曾翰林奏曰:「臣並無帶人上殿,只有結帶轄境之福德正神香火,藉護考途平安」,
皇上稱其靈驗,故敕封與翰林同格,並頒給御製烏紗帽乙頂,由翰林代領。
@寶藏寺 彰化縣芬園鄉進芬村彰南路三段135巷100號 創建於清乾隆50年(1785年)主祀 天上聖母
初創於清康熙11年,原為供奉觀音菩薩之小寺,康熙27年增建前殿,斯時廟貌已趨雛形。
傳說中雍正元年芬園地區曾有瘟疫傳染,斯時適逢鹿港天后宮媽祖繞境經過寶藏寺,
曾暫住本寺為民治病,故使瘟疫之民困抒解,
清雍正11年地方士紳倡議重建前殿並且捐地,
寶藏寺歷經乾隆、嘉慶,長期的歲月風霜之後,又逢地震天災的破壞,
棟宇傾圯楹桷朽壞,所有供奉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神像座位,僅避風雨。道光30年重修,
光緒11年再修使廟貌更為華麗,民國2年再修,一改舊觀。
@慈雲寺 彰化縣大村鄉大村村大仁路一段169號 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主祀 觀世音菩薩
大村舊名大庄,有一古老街頭,慈雲寺正好位於街底,所以又稱大庄慈雲寺,
是大村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日治時期,地方改制,正式命為大村慈雲寺,
舊址的慈雲寺,僅八十四坪,地方賢達建議遷址,民國87年舉行入火安座大典遷於現址。
慈雲寺有個非常有名的黑米故事,民國36年時村長賴耀崇在睡夢中接到觀世音菩薩指示,
慈雲寺前將長出黑米,將黑米用水沖泡後服下,有治病的效果,
賴耀崇醒來之後,原本對於觀世音託夢的事情半信半疑,於是到慈雲寺上香,
後來到庭院開挖,
果然發現 1粒粒的黑米,賴耀崇挖到黑米的消息傳開之後,村民們都跑到慈雲寺來挖黑米,
將黑米帶回家飲用,當時流行寒熱症,很多人吃下黑米後寒熱症就痊癒,
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人到慈雲寺來挖黑米。
有人的小孩罹患疑難雜症,將黑米用水沖泡後服下就自然痊癒,也有人罹患鼻膿症,
服下黑米後,打了 1個大噴涕,膿液流出後就自然痊癒,
黑米從出現到消失只有 1個月時間,
慈雲寺內現在還保存著 7粒黑米以及當時民眾競相挖黑米的黑白老照片,
為黑米治病的故事留下紀錄,也為慈雲寺增添傳奇的色彩。
@清水巖寺 彰化縣社頭鄉清水村清水岩路1號 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主祀 三寶佛
清水巖寺於清雍正6年創立,初創之時,結草為庵,至清乾隆年間,
由住持覺通禪師及地方士紳募捐遷建至今日現址,清乾隆23年、清嘉慶24年曾重修,
彰化縣志以「清水春光」為彰化八景之一。清光緒10年又再重修。
清水巖寺還有日據時代三大名泉的『甘露泉』,和北投長壽泉、
台東美人泉並稱台灣三大名泉,
為天然湧泉、水質清澈、泉水甘甜,據當地居民描述盛裝回家的泉水連螞蟻都會靠近,
且泡茶不留茶垢。因民眾過量取用,導致原泉水源枯竭,
現寺方在停車場附近採以自動販賣機方式供水,民眾投幣五元可提二十公升甘露泉。
@天門宮 彰化縣社頭鄉橋頭村媽祖廟街43號 創建於清乾隆20年(1755年) 主祀 天上聖母
橋頭村舊稱橋頭庄,是明鄭時期廣東籍移民前來開墾的,
枋橋頭天門宮就位在橋頭村主要街道,媽祖廟巷底,
社頭鄉裡有三間天門宮,最早建的是橋頭的天門宮,
創建於清乾隆20年,嘉慶3年改建落成,嘉慶君贈「海國安瀾」木匾,
清光緒16年欲改往鹿港天后宮進香,逐將枋橋頭天后宮改名為枋橋頭天門宮,
民國48年募捐在原地重建即現有天門宮,民國50年竣工落成。
@鎮安宮 彰化縣社頭鄉橋頭村員集路三段413號 創建於清乾隆9年(1744) 主祀 三山國王
又名枋橋頭鎮安宮,日據時代在鎮安宮尚未改建前,
對面是一片被當地居民稱為『鴨母湳』的湖泊,每逢農曆2月25日三山國王壽誕當日,
就會有一隻大烏龜從湖中游爬上岸到廟前,就彷彿像是為其祝壽般,年年如此,
迄今村中許多耆老都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曾趁此難得機會爬到大烏龜背上玩耍。
後來因為闢建大排水工程,『鴨母湳』變成了良田,而大烏龜有從此失去蹤跡。
橋頭村是明鄭時期廣東籍移民前來開墾的, 在同化成福佬客之後,
幾乎都已忘了客家語言及習俗,因此鎮安宮的香火並不是很旺盛。
@福海宮 彰化縣芳苑鄉民生村芳漢路2號 創建於清嘉慶10年(1812) 主祀 天上聖母
王功早在中國清朝時期就已經是台灣重要及繁榮的港口之一,
因此當時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四寶斗(北斗)、
五番挖(芳苑鄉境內北斗附近地區的古名),福海宮位於彰化縣的芳苑鄉的王功村,
清朝時期,芳苑曾因擔任鹿港的外港而發展成港街,
日據時代以後,因冬季東北季風強烈,導致海岸沙丘移動,
芳苑港口(番仔挖港)型態發生改變,
終於使失去港口機能,芳苑盛況空前之景象亦隨之沒落,
芳苑之興盛,始於清代,而其衰頹,則起自日據時代。
早期,芳苑鄉原是一片沙丘荒涼,不毛之地,據史載,
三百八十餘年前有福建省福州府曾姓家族定居於此,
繼有陳姓及泉州府同安縣洪、康、謝姓人士等地居民陸續遷徙至此墾殖,
目前鄉民以洪、林、陳、謝、黃五姓為主,尤其洪姓居多,目前除了街上居民從商以外,
鄉民大多從事農漁業。
王功舊稱王宮,清朝時期,閩南漁民往返閩台海域,冬天時風浪大,
於是將船上奉拜的湄洲媽祖置於王宮庄的青龍崙避風,並立廟奉祀,
福海宮於是成為漁民們的信仰中心,清嘉慶年間,當時的彰化縣令楊桂森精通勘輿,
鑑於福海宮所鎮乃龍蝦活穴,有鑑於當時的福海宮廟宇窄小,又是「土角厝」實不相配,
遂倡議改建,新廟選在原址後面的酉卯山,
廟埕豎立旗杆兩座,昭顯福海宮屬「宮廟」的意義,福海宮又稱王功媽祖。
@霖肇宮 彰化縣溪湖鎮中山里大溪路一段636號 創建於明萬曆14年(1586)主祀 三山國王
明萬曆14年,廣東省揭陽縣弟子馬義雄、
周與榆森二人在故鄉霖田廟「 封三山國王 」香火來臺,
于鹿仔港登岸,東行抵達本廟現址,為紀念國王奉旨帶臺開基,
是即以二人故鄉之名正式命名此地為「荷婆崙」,因故鄉「河婆」與「荷婆」偕音之故,
又兼取廟前出產蓮 「荷」千芡實之特色,且以廟地為小山「崙」構成,
以故將此地叫做「荷婆崙」,萬曆15年倡議建廟,就地取材,搭建茅屋,
命名為「霖肇宮」,取其在廣東「『霖』田廟」祖廟在臺「肇」基建造之意。
明萬曆27年翻修「土角」廟,道光12年倡建大廟,道光14年修建完成
@白龍庵 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一四七號頂樓 創建於清同治7年 主祀 五福大帝☆☆
清雍正13年(1735年),福州人薩學天奉派任彰化縣教諭,到福州蒼霞洲白龍庵,
將內所供奉得五靈公神像至彰化三山匯館供奉,(原地址應為目前彰化女中校地)
古時福州稱作榕城,三山是古福州城內有其三山, 『于山』、 『烏石山』、 『屏山』,
因此以三山為福州之象徵,所以又稱三山會(匯)館,
同治七年(1868年),建廟於彰化觀音亭旁(舊址已拆除重蓋大樓),
福州人洪福升、熊萬春捐匾“正直無私”,
現在奉祀在公寓頂樓上,香火不盛,信徒稀少…
原則上這已不符百年古廟之標準,但由於其五靈公已有百年歷史,
所以特別加註貼上,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訪。
留言列表